第251部分(1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魏有司奏諸祠祀合一千七十五所,歲用牲七萬五千五百。上皇惡其多殺,詔:“自今非天地、宗廟、社稷,皆勿用牲,薦以酒脯而已。”

蒼梧王上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元年(癸丑,公元四七三年)

春,正月,戊寅朔,改元,大赦。

庚辰,魏員外散騎常侍崔演來聘。戊戌,魏上皇還,至雲中。

癸丑,魏詔守令勸課農事,同部之內,貧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無者。若不從詔,一門終身不仕。

戊午,魏上皇至平城。

甲戌,魏詔:“縣令能靜一縣劫盜者,兼治二縣,即食其祿;能靜二縣者,兼治三縣,三年遷為郡守。二千石能靜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遷為刺史。”

桂陽王休範,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所齒遇,物情亦不向之,故太宗之末得免於禍。及帝即位,年在衝幼,素族秉政,近習用權。休範自謂尊親莫二,應入為宰輔;既不如志,怨憤頗甚。典籤新蔡許公輿為之謀主,令休範折節下士,厚相資給。於是遠近赴之,歲中萬計;收養勇士,繕治器械。朝廷知其有異志,亦陰為之備。會夏口闕鎮,朝廷以其地居尋陽上流,欲使腹心居之。二月,乙亥,以晉熙王燮為郢州刺史。燮始四歲,以黃門郎王奐為長史,行府州事,配以資力,使鎮夏口;復恐其過尋陽為休範所劫留,使自太洑徑去。休範聞之,大怒,密與許公輿謀襲建康;表治城湟,多解材板而蓄之。奐,景文之兄子也。

吐谷渾王拾寅寇魏澆河。夏,四月,戊申,魏以司空長孫觀為大都督,發兵討之。

魏以孔子二十八世孫乘為崇聖大夫,給十戶以供灑掃。

秋,七月,魏詔:“河南六州之民,戶收絹一匹,綿一斤,租三十石。”

乙亥,魏主如陰山。

八月,庚申,魏上皇如河西。

長孫觀入吐谷渾境,芻其秋稼。吐谷渾王拾寅窘急,請降,遣子斤入侍。自是歲修職貢。

九月,辛巳,上皇還平城。

遣使如魏。

冬,十月,癸酉,割南兗、豫州之境置徐州,治鍾離。

魏上皇將入寇,詔州郡之民十丁取一以充行,戶收租五十石以備軍糧。

魏武都氐反,攻仇池,詔長孫觀回師討之。

武都王楊僧嗣卒於葭蘆,從弟文度自立為武興王,遣使降魏;魏以文度為武興鎮將。

十一月,丁丑,尚書令袁粲以母憂去職。

癸巳,魏上皇南巡,至懷州。枋頭鎮將代人薛虎子,先為馮太后所黜,為門士。時山東飢,盜賊競起,相州民孫誨等五百人稱虎子在鎮,境內清晏,乞還虎子。上皇復以虎子為枋頭鎮將,即日之官,數州盜賊皆息。

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乙巳,江州刺史桂陽王休范進位太尉。

詔起袁粲,以衛軍將軍攝職,粲固辭。

壬子,柔然侵魏,柔玄鎮二部敕勒應之。

魏州鎮十一水旱,相州民餓死者二千八百餘人。

是歲,魏妖人劉舉聚眾自稱天子。劉州刺史武昌王平原討斬之。平原,提之子也。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二年(甲寅,公元四七四年)

春,正月,丁丑,魏太尉源賀以疾罷。

二月,甲辰,魏上皇還平城。

三月,丁亥,魏員外散騎常侍許赤虎來聘。

夏,五月,壬午,桂陽王休範反。掠民船,使軍隊稱力請受,付以材板,合乎裝治。數日即辦。丙戌,休範帥眾二萬、騎五百發尋陽,晝夜取道;以書與諸執政,稱:“楊運長、王道隆蠱惑先帝,使建安、巴陵二王無罪被戮。望執錄二豎,以謝冤魂。”

庚寅,大雷戍主杜道欣馳下告變,朝廷惶駭。護軍褚淵、徵北將軍張永、領軍劉勔、僕射劉秉、右衛將軍蕭道成、遊擊將軍載明寶、驍騎將軍阮佃夫、右軍將軍王道隆、中書舍人孫千齡、員外郎楊運長集中書省計事,莫有言者。道成曰:“昔上流謀逆,皆因淹緩致敗。休範必遠懲前失,輕兵急下,乘我無備。今應變之術,不宜遠出;若偏師失律,則大沮眾心。宜頓新亭、白下,堅守宮城、東府、石頭,以待賊至。千里孤軍,後無委積,求戰不得,自然瓦解。我請頓新亭以當其鋒。徵北守白下,領軍屯宣陽門為諸軍節度;諸貴安坐殿中,不須競出,我自破賊必矣!”因索筆下議。眾並注“同”。孫千齡陰與休範通謀,獨曰:“宜依舊遣軍據梁山。”道成正色曰:“賊今已近,梁山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