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部分(1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癸未,興善寺胡僧不空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司空,賜爵肅國公,諡曰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

京師旱,京兆尹黎幹作土龍祈雨,自與巫覡更舞。彌月不雨,又禱於文宣王。上聞之,命撤土龍,減膳節用。秋,七月,戊午,雨。

硃泚入朝,至蔚州,有疾,諸將請還,俟間而行。泚曰:“死則輿尸而前!”諸將不敢復言。九月,庚子,至京師,士民觀者如堵。辛丑,宴泚及將士於延英殿,犒賞之盛,近時未有。

壬寅,回紇擅出鴻臚寺,白晝殺人,有司擒之;上釋不問。

甲辰,命郭子儀、李抱玉、馬璘、硃泚分統諸道防秋之兵。

冬,十月,壬申,信王瑝薨。乙亥,梁王璿薨。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誘昭義將吏使作亂。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曆十年(乙卯,公元七七五年)

春,正月,丁酉,昭義兵馬使裴志清逐留後薛萼,帥其眾歸承嗣。承嗣聲言救援,引兵襲相州,取之。崿奔洺州,上表請入朝,許之。

辛丑,郭子儀入朝。

壬寅,壽王瑁薨。

乙巳,硃泚表請留闕下,以弟滔知幽州、盧龍留後,許之。

昭義裨將薛擇為相州刺史,薛雄為衛州刺史,薛堅為洺州刺史,皆薛嵩之族也。戊申,上命內侍孫知古如魏州諭田承嗣,使各守封疆;承嗣不奉詔,癸丑,遣大將盧子期取洺州,楊光朝攻衛州。

乙卯,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山,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丙辰,詔:“諸道兵有逃亡者,非承製敕,無得輒召募。

二月,乙丑,田承嗣誘衛州刺史薛雄,雄不從,使盜殺之,屠其家,盡據相、衛四州之地,自置長吏,掠其精兵良馬,悉歸魏州;逼孫知古與共巡磁、相二州,使其將士割耳剺面,請承嗣為帥。

辛未,立皇子述為睦王,逾為郴王,連為恩王,遘為鄜王,迅為隨王,造為忻王,暹為韶王,運為嘉王,遇為端王,遹為循王,通為恭王,達為原王,逸為雅王。

丙子,以華州刺史李承昭知昭義留後。

河陽三城使常休明,苛刻少恩。其軍士防秋者歸,休明出城勞之,防秋兵與城內兵合謀攻之,休明奔東都;軍士奉兵馬使王惟恭為帥,大掠,數日乃定。上命監軍冉庭蘭慰撫之。

三月,甲午朔,陝州軍亂,逐兵馬使趙令珍。觀察使李國清不能禁,卑辭,遍拜將士,乃得脫去。軍士大掠庫物。會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過陝,上命忠臣按之。將士畏忠臣兵威,不敢動。忠臣設棘圍,令軍士匿名投庫物,一日,獲萬緡,盡以給其從兵為賞。

乙巳,薛萼、常休明皆詣闕請罪,上釋不問。

初,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皆為田承嗣所輕。寶臣弟寶正娶承嗣女,在魏州,與承嗣子維擊球,馬驚,誤觸維死;承嗣怒,囚寶正,以告寶臣。寶臣謝教敕不謹,封杖授承嗣,使撻之;承嗣遂杖殺寶正,由是兩鎮交惡。及承嗣拒命,寶臣、正己皆上表請討之,上亦欲因其隙討承嗣。夏,四月,乙未,敕貶承嗣為永州刺史,仍命河東、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陽、澤潞諸道發兵前臨魏博,若承嗣尚或稽違,即令進討;罪止承嗣及其侄悅,自餘將士弟侄苟能自拔,一切不問。

時硃滔方恭順,與寶臣及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攻其北,正己與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將霍榮國以磁州降。丁未,李正己攻德州,拔之。李忠臣統永平、河陽、懷、澤步騎四萬進攻衛州。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將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眾降李寶臣。甲戌,承嗣自將圍冀州,寶臣使高陽軍使張孝忠將精騎四千御之,寶臣大軍繼至;承嗣燒輜重而遁。孝忠,本奚也。

田承嗣以諸道兵四合,部將多叛而懼,秋,八月,遣使奉表,請束身歸朝。

辛巳,郭子儀還邠州。子儀嘗奏除州縣官一人,不報,僚佐相謂曰:“以令公勳德,奏一屬吏而不從,何宰相之不知體!”子儀聞之,謂僚佐曰:“自兵興以來,方鎮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從之;此無他,乃疑之也。今子儀所奏事,人主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親厚之也;諸君可賀矣,又何怪焉!”聞者皆服。

己丑,田承嗣遣其將盧子期寇磁州。

九月,戊申,回紇白晝刺市人腸出,有司執之,系萬年獄;其酋長赤心馳入縣獄,斫傷獄吏,劫囚而去。上亦不問。

壬子,吐蕃寇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