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空軍必須要做到完全保障國家的領空安全,支援陸軍和海軍的作戰,把作戰覆蓋範圍擴充套件到全國所有的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未來十年,空軍不僅需要繼續完善五年期作戰計劃,還要可以做到完全控制東亞整片空域的絕對制空權,並能做到把觸角伸到任何飛機可以飛到的大陸,為陸軍做出最低限度的護航。
未來五年,海軍必須初具雛形,達到海岸線的基本安全,做到領海的全面巡視。未來十年,則是海軍發展的重點時期,海軍必須要做到保證國家領海的安全,保證在國家的領海內,在有空軍的支援下,打贏任何一場防禦戰,並保證能在戰爭時期,切斷敵對國的海上交通運輸線。未來二十年,海軍要把觸角伸到太平洋,印度洋,甚至伸往大西洋。海軍必須要做到,只要有華人的地方,海軍的旗幟就能在附近的海域飄揚。只要有華僑的地方,海軍就能做到隨時保護華人華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次本來是討論戰爭的會議,變成了一次十年軍隊建設,海軍二十年發展建設的計劃綱要。這個綱要可以說震懾了包括李越在內的所有人。然而看著華飛那堅定,那毫不猶豫的眼神,沒有人認為華飛只是在說說而已。這是一個怎麼樣宏大的計劃,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現,那麼,中國可以說,將會真正崛起,重現漢唐的輝煌。
結果,華飛提出要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計劃並未實現,南方軍投降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意料,日本人同樣也沒有想到。
一個新的一頁,即將在黎民的朝陽下,透出他沁人的墨香。
291 要全國普選啦
失去落井下石的機會。日本人的蠢蠢欲動之心逐漸熄滅。在失去南方動亂的牽制,整個中國已經完成事實上的統一,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鞏固,這對日本來說,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真正的發展還是自明治維新後,尤其是藉助甲午海戰的賠款,日本的國力和軍事都得到極大的發展。一場日俄戰爭,雖然日本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除了進一步奠定日本在東亞的霸主地位,經濟上得到的好處,與甲午海戰那是不能相比的。
一戰時期,雖然華飛採用了種種手段和戰術削弱了日本的發展速度,但是在整體戰略上,當時的華飛還沒有有效的手段,徹底遏制日本的發展。所以日本在一戰時期的發展雖然不能與後世相比擬,但是其國力,尤其是工業的擴增還是不容小覷的。且受到中國參戰的刺激,日本在後期也很大程度上參與進一戰程序,並同樣獲取不少的好處。
後來,受中國的迅速崛起與日本在與中國的幾次戰鬥中並不討好。極大的激起了日本人心底的歇斯底里,並最終導致日本的軍人迅速統治內閣政府。在軍人政權當政之前,更多的日本政客對龐大的中國只是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這種心理在軍界也非常普遍。不知是日本軍人上臺後,鷹派的勢力越來越強,還是那種壓抑的恐懼以瘋狂的形勢爆發出來,日本在自身並不準備的前提下,進軍東北。比原先歷史上的1931年,整整提前十來年。
日本進軍東北的意義,身處歷史之中的人們,誰也無法評判。但是有幾點卻讓日本的軍人政府大受鼓舞,攻打東北是如此的輕鬆,不僅迅速佔領東北全境,而且還順利紮下根來。之前預計的國防軍的兇猛反撲並未出現,雖然軍部參謀人員給出無數個因素,但日本獲得東北的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龍興之地。在一邊繼續增兵的同時,日本攢出大量的資金進入東北,開始了全面的資源開採,礦山設立,運輸線建設等工程。
此外,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加上與德國合作的緊密,另有捷成事件的導火索,導致英法等國與中國的關係受到不小的影響。原本因為華盛頓會議而解除同盟關係的英日,限於美國的顧慮不能重新結盟。但卻在最近簽署一條倫敦協議,主要是加強彼此之間工商業的技術合作,其協議與中國與德國簽署的協議非常類似。
可以說,日本在採取遏制中國的國家戰略問題上,並不是勢單力孤的。他們有著眾多的盟友,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這種盟友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中國平定嶺南之亂,內政改革法案繼續迅速推行。然而在如何對待南方軍的高階將領的問題上,政府內部,即使是復興黨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在野的革命黨人人皆聲稱這些人都是民國的建國功臣,理應特赦。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革命黨人和南方的軍閥們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無論是站在何種立場上,革命黨人還是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