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他們可以做出的努力。
南方軍完全被中央收復後,縱觀整個中國,尚有一定獨立性且頗有實力的軍隊還有奉軍,晉軍,新桂軍。川軍。至於其他西北省份的地方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足俱也。奉軍失去東北,就如水面的浮萍,已沒有多大的能量了。新桂軍雖然名為桂軍,但是無論是黃紹竑還是李宗仁,白崇禧,他們麾下的軍隊已經基本上被國防軍改編,即使他們想要反叛,恐怕也很難動作了。
川軍在這次動亂中,陣營立場完全顯現。有人說過,實力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有時候,站對隊伍比擁有實力更加重要。站對隊伍,其實就是站在歷史前進的大潮上,順勢而為,絕不逆潮而上。南方的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戰事卻遠遠沒有結束。出動如此數量的軍隊,不能跑到南國一遊又迅速回防啊。收到命令,蔣百里率領所部進駐福建,江西,廣州大地,暫時節制三省軍務。李烈鈞率領所部進駐湖南,廣西,雲南,節制三省軍務。而蔡鍔則率軍進駐四川,節制貴州,四川軍務,並對四川省內那些站錯隊伍的軍隊。進行全面的掃除。
政治是殘忍,軍事是滅絕人道的。為了國家的安定,華飛別無選擇,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對待那些***們寬以人情,但是諸如叛國罪,軍事反叛罪,誰又能找出寬恕的理由?
四川雖大,地形雖然無比複雜,但省內既有馮玉祥駐紮多年,增援的蔡鍔更是在四川打過多次戰爭,對於那裡的地形地貌,風俗人情都有一定的瞭解,這也是華飛為什麼派出蔡鍔的原因。
餘下的戰事都不是緊急萬分的,許多潰兵堅不向中央投降,而是紛紛落草為寇,對當地的治安形勢環境們,造成極大的影響。南方多山多水的環境又為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歷史上即使是新中國建立後,這裡的剿匪戰爭都持續了若干年。
為了減少匪患,迅速安定社會民生,華飛又把新桂系的十九軍派回南方,作為主要剿匪力量。土生土長的桂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剿匪之成功,完全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剩下的就只剩下最後一支頗有凝聚力的晉軍,歷史上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幾十年,自有他的本領和手段。雖然如今的晉軍已不足對中央構成威脅,但晉軍也是最難整編的軍隊,軍隊的完整和團結性,讓司令部的那些參謀們恨得牙癢癢。
華飛的傾向還是不整編晉軍,以保持晉軍一定的獨立性為主。利用國防軍的榮譽感和不斷的勝利,強化他們的思想意識上的國防軍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國內各大軍校必須控制在中央手中。而軍官則是一支軍隊的核心。即使那些軍官依舊來自山西本地,但在大軍區輪換制度和新兵打散分編的制度推行後,晉軍被同化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國家完成基本上第一次的統一,這讓華飛第一階段的目標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強化發展建設,把日本從東北驅逐出去,最好再轉移日本人的戰略方向……再下一步……。
五月,俄國國內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基本形成,雙方走上了以和平談判,組建統一聯合政府的道路。這可讓華飛感到不滿,一來統一的俄國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二來自從俄國內戰停戰後,尼古拉二世的政府絕口不提他們與華飛簽署的秘密協議。並且派兵增援遠東,遠東各地的俄國地方政府多次知會在東北的駐軍,要求他們離開俄國,返回中國,把軍事防禦權向俄國移交。
很快,一些關於尼古拉二世與中國簽訂秘密協議的訊息開始在一些小報上流傳,並且上面列舉的條款有模有樣,讓人還真的難以懷疑。更重要的是,隨著這件事情的持續發展,最震撼的爆料出來了。一名臨時中央政府第一內閣的資政參議在一次媒體會上不經意透露,嶺北廣袤的土地本來就屬於中國的土地,而大總統之所以在國內危機重重,兵力並不十分強大的情況下,依然出兵干涉俄國內戰,是因為大總統與尼古拉二世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
這次爆料,在國內媒體界,甚至在世界各國都掀起了巨大的震動。但是南京中央政府並未就此發表任何看法,而那名參議又似乎察覺失語,並未多透露什麼。英法美日等國都向中國發出照會,要求中國公佈秘密協議,並以國聯的相關精神,要求中國尊重世界各國政府的意願。
反應最激烈的要屬紅軍政府了,在國內談判上和國際輿論上,立即佔據主動,指責尼古拉二世出賣國家的利益,沒有權利作為俄國的皇帝。領導俄國人民。剛剛組建政府的尼古拉二世,遭遇他回國後最大的危機。
華飛在露出這一手後,顯得無比開心和怡然自得。對於各國的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