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事。
守城的偽軍以為是昨天夜裡去追擊八路軍的皇軍又回來了,哨兵連個屁都沒敢放,部隊大搖大擺地進了武強縣城。
宋文虎已經是老紅軍、老八路了,打仗打得都成了精,帶著自己的連隊直接就往偽軍團部摸去,路上不但把周朝貴領去抓商鋪老闆的偽軍逮了個正著,這還摟草打兔子,把史省三給逮住了。美中不足的是史省三企圖反抗被戰士們捅死了,不能開公審大會了。
等鍾贊大和陳子虛進城時,武強縣城已經回到人民手中了。
要是在正常年景,這個時候素有木板年畫之鄉稱譽的武強正是春聯飄紅、鞭炮報春、家家戶戶餃子飄香的時候。由於鬼子的大清剿,在武強活動的各路抗日武裝撤退,武強生靈塗炭。鍾贊大和陳子虛這一路行來,大年初一的早上,各村、各莊、各鎮竟然都是靜悄悄的,連個鞭炮聲都沒有。
陳子虛是文化人,對武強的木板年畫很瞭解,知道武強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齊名。並稱中國年畫之鄉。武強年畫題材多樣,形象樸實,多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連。民間有種說法,教“南桃(桃花塢)北柳(楊柳青)論畫莊,農家年畫數武強”,說的就是武強木板年畫久盛不衰的藝術特點:鄉土氣息、地方特色。陳子虛最喜歡的是武強年畫中的戲曲故事,小時候過年他家就經常想方設法託人買這種年畫,到現在他還記得他父親教給他的一首誇讚武強戲曲故事年畫的歌謠:“山東六府半邊天,不如四川半個川。都說天津人煙密,不如武強一南關。一天唱上千臺戲,不知戲臺在哪邊。”
見到武強縣城一片肅殺,沒有一點過年的氣氛,鍾贊大和陳子虛當即命令部隊換回八路軍服裝,打出國旗,向群眾宣告我軍收復武強。
這武強既然以年畫聞名,人的教育、交流機會就多,多少年以後一個老八路回憶在武強堅持抗戰的經歷時深有感觸地說:“武強這地方,人民的文化素質高、覺悟高。”教九團這一換裝和打出國旗,武強縣城就熱鬧了,老百姓都湧上了街頭,圍著八路軍戰士問東問西。鞭炮也響起來了,春聯和年畫也都開始貼了,家家戶戶都有了過年的氣象。
考慮到日機轟炸的因素,鍾贊大和陳子虛下令,讓部隊立即動員群眾離開大街,回家過年,避免被日機發現實施轟炸。各部隊除留警戒部隊外,以班為單位,帶上口糧和禮品,到縣城及縣城周圍村鎮的老鄉家裡過年,宣傳發動群眾。
安排好部隊休整和過年的事情後,陳子虛讓鍾贊大守團部,自己帶著警衛員去了南關,一頭扎進了武強木板年畫的寶庫裡,開始慢慢欣賞。
陳子虛知道,清代康熙至嘉慶年間,這武強木版畫全盛的時候,光是南關就有144家畫店,前店後作坊,產銷合一,周圍60多個村莊數以千計的農戶都有畫業作坊,在外地有180餘處批發店鋪,年畫作品行銷全國。南關一帶,當時就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形成了北方最大的年畫創作、製作、銷售基地。現在雖然是抗戰時期,但日軍也是這次大規模圍剿冀中才到了這裡,時間又很短,對年畫業的荼毒有限。一知道八路軍收復武強,估計那些畫店老闆們很快就會開門營業。
陳子虛覺得自從參加紅軍以來,這個大年初一過的最消閒。部隊連戰連捷,日軍聞風喪膽。自己到了武強,可以圓從小就有的參觀年畫製作過程的夢想,這日子過的也算是滋潤了。
貢箋、門畫、中堂畫、條屏、佛畫、神碼、窗畫、對聯、影壁畫、炕圍畫、燈畫、組字畫、戲曲故事畫、農事習俗畫、時事新聞畫、諷刺幽默畫、吉祥寓意畫,等等,等等,讓陳子虛看得如醉如痴。最後,在一家專門製作連環畫作坊內,陳子虛想起小政和和小東進那雙靈動可愛的眼睛,就掏出自己的津貼,買了一大摞連環畫,讓警衛員送回團部。
陳子虛正要回團部去,就見一個小戰士在和一家畫店的老闆發生了爭執。忙走上前去一看,原來是在天津參軍的閆素。陳子虛知道閆素是河北徐水人,畢業於北平京華美術學院和北平藝專,是學畫的。在天津參軍後,分到了教三旅教九團政治處。這小傢伙怎麼和老闆發生爭執了呢?
上前一聽,才知道閆素和他一樣,痴迷年畫,剛才不小心把一張年畫給弄髒了。他要賠償,老闆見他是八路軍戰士,死活不讓賠償,還要把年畫贈送給他。
一聽是這原因,陳子虛就上前勸解,乾脆就把這張年畫買了。
閆素見是政委到來,慌忙敬禮報告,然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