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部分(1 / 4)

一民心裡發苦,總算是體會到了失去的才是最珍貴的這句話的含義羅榮桓見劉一民的眼睛盯著唐星櫻過去的座位發呆,忙再次說到:“下面請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山東局書記、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劉一民同志講話”

幹部雷鳴般的掌聲總算是把劉一民從悽苦中拉了回來就見劉一民稍微愣怔了一會兒,這才站起來,身手向下按了一下,示意大家只鼓掌,開口子道:“同志們,這次我會西安參加整風學習,並向中央彙報山東工作,收穫很大,很受鼓舞主席、周副主席、朱老總、張聞天同志、陳雲同志、任弼時同志都對山東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主席說,山東各項工作都走在全黨前面,堪稱模範根據地主席表揚山東我軍是全軍主力中的主力,戰果輝煌”

幹部們再一次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等掌聲再次停止,劉一民就詳細介紹了他回西安彙報工作的詳細經過,連主席、周副主席、朱老總請他喝酒的事情都說的繪聲繪色,一個細節都沒有放過當然,在大雁塔下被吳之真譏嘲的事情劉一民是不會說的,那樣會引起幹部們對吳之真的誤解的講完這些,劉一民話鋒一轉,開始傳達中央關於成立東北局、將山東主力改編為東北人民抗日聯軍、命令山東主力進軍東北的精神了劉一民先是傳達了中央的命令,然後開始講為什麼要進軍東北劉一民說,要想弄清楚為什麼要進軍東北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一個是什麼中華民族,另一個是什麼是中國劉一民娓娓道來:先說什麼是中華民族我們中國的歷史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上下五千年歷史,綿延不絕清晰可查但是,我們的古人們沒有說過中華民族這個詞,漢以前,古人把漢民族稱為華夏族,華的意思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通雅,意思是禮儀之大也就是說我們是一個身著華彩衣服、講究禮儀的民族漢以後,逐步發展壯大為漢民族歷史上第一次使用中華民族這個詞的是梁啟1902年,梁啟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大勢》,文裡第一次使用中華民族一詞,指的是由古華夏族發展而來的漢民族從1902年到1907年間,梁啟、楊度、章太炎等學者先後在文章中使用中華民族一詞不過他們說的中華民族都指的是漢民族辛亥革命的時候,提的口號還是驅除韃虜、還我中華那個時候,我們還是把滿清看做韃虜辛亥革命後,黃興、劉揆一成立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後改稱為中華民族大同會,首次把中華民族的含義定位為中國各民族與此同時上海等一些地方官員開始髮禁止種族見解之通告,禁止商人、廣告、公私函使用大漢字樣以示中華民族大同1911年12月1日,一小撮蒙古王公在沙俄的指使下在庫倫成立了以哲布尊丹尼為“大汗”的所謂“大蒙古帝國”針對這樣的分裂行為,1913年初,在歸綏召開的西蒙古王公會議,內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決議“聯合東蒙反對庫倫”,並通電全國申明:“數百年來,漢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華民族,自當一體出力,維持民國”這是第一次在政治檔案中,少數民族代表人物共同決議宣告自己的民族屬於中華民族當時,作為民國總統的袁世凱,也在涵蓋中國境內所有民族意義上“率先”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而這一較早使用,也恰恰示發生在處理此次蒙古分裂行徑過程中,他致書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尼寫道:“外蒙同為中華民族,數百年來,儼如一家”

此後,“中華民族”一詞時已不在專指漢族,而是泛指中華各個民族的觀念已經開始普及劉一民這是在給幹部們普及歷史知識,就聽他繼續說道:民國初期,從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角度自覺公開地標舉再造現代“中華民族”旗幟的第一人,是我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1917年2月19日和4月18日,他發表《中華民族主義》和《大亞細亞主義》兩文,針對日本人宣揚的以日本民族為中心的大亞細亞主義,提出了中國人應該激發出以各民族融合為基礎的“中華民族主義”的自覺,“則前之滿雲,漢雲,蒙雲,回雲,藏雲,及至苗雲,瑤雲,舉為歷史上殘留之辭,今已早無是界,凡籍隸於中華民國之人,皆為中華民族雲”李大釗這裡的“中華民族”指的是融合中華各個民族後的民族這些東西,幹部們很少留心,聽的都是津津有味就聽劉一民接著說到:1922年,最早提出“中華民族”概念的梁啟撰寫《歷史上中國民族之研究》,他在書中一方面指出“中華民族”通常指的是漢族,同時又指出“中華民族”包括中國各民族認同的一體特徵,他說:“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國人’之觀念浮於斯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之一員也”並具體指出“故凡滿州人今皆中華民族之一員”

劉一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