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部分(3 / 4)

的57軍榮子恆旅一個團各派一部分弟兄隨難民進入臨沂城,偵查情況,並向守軍傳達軍委會命令,申明省政府、省保安司令部是和平進駐,八路軍駐臨沂各機關、部隊無須撤退,共同將臨沂城建成魯南抗日中心。職與吳師長化文分率保安第一師、遊擊第一縱隊、新四師主力隨後跟進”。

張裡元接下來寫道:“進入臨沂城的弟兄們在城裡呆了兩天都與八路軍相安無事。等到八路軍勸返難民時,弟兄們隨即亮明身份,並傳達軍委會命令。開始時,八路軍相當配合,我部進城弟兄赤手空拳,八路軍也無向弟兄們開槍跡象,八路軍留守臨沂城的最高長官趙鎛還派人四處尋找職本人,說是奉命與職談判,商量八路軍各機關撤出臨沂城事宜。由於職與吳師長率部隊護送省政府機關正往臨沂趕,八路軍又不願意與入城的王洪久司令談判,八路軍也就不了了之。天黑後,八路軍臨沂醫院方向突然響起槍聲,醫院警衛班和一群八路軍輕傷員手持武器殺出醫院,在一名軍官指揮下開始槍殺醫院附近的職部赤手空拳之弟兄,並汙衊準備到醫院就診的職部士兵企圖姦汙八路軍女醫護人員。臨沂城遂陷入混亂。八路軍駐臨沂城部隊和各機關人員全部持槍衝上街頭,在一名輕傷軍官指揮下圍殺我入城士兵,並汙衊我部入城士兵為準備洗劫之土匪,山東無知愚民參與追殺弟兄們。王洪久司令無奈,下令撤出臨沂城。

職部與吳師長趕到臨沂城下時,滿眼都是職部和吳師長部、榮旅的傷兵。我三部入城弟兄共計3000人,逃出臨沂城的只有1462人,且人人帶傷。可憐死在臨沂城內的那1500名弟兄沒有死在日寇槍下,卻倒在了號稱打鬼子最勇敢的八路軍槍下。

弟兄們群情激憤,質問職與吳師長執行軍委會命令是對還是錯?八路軍到底是不是國軍?為什麼八路軍不執行蔣委員長命令?為什麼八路軍向赤手空拳的弟兄們開槍?

此種情況下,職與吳師長商量,決心向臨沂城的八路軍傳達軍委會命令,為死難的弟兄們討個說法,遂下令武力進入臨沂城,並向蘇魯戰區總司令部作了報告。

不料,守城的八路軍早已設好了圈套,嚴陣以待,他們以土匪圍城為號召,組織臨沂城內民眾參與守城。我軍接近城門即遭到八路軍火力打擊。八路軍的輕重機槍、小炮比職部與新四師加起來都多得多,我軍兩次攻擊均告失敗。

在此情況下,職與吳師長再次向蘇魯戰區總司令于學忠上將報告,請求增援和指示。于學忠畏敵如虎,非但不予增援,反而下令我軍撤出戰鬥並向其靠攏。面對堅城,又無援兵,八路軍增援部隊卻正向臨沂城趕來。無奈之下,處於維護團結抗戰考慮,職與吳師長商量後下令部隊沿臺濰公路向臺兒莊撤離,計劃到臺兒莊一線佈防,對徐州之日軍實施偵察。結果在行軍途中,遭到八路軍地方武裝襲擾,影響了撤退速度,被增援上來的八路軍教導師騎兵主力追上。八路軍騎兵擺出與日軍決戰架勢,重炮、小炮、輕重機槍齊上陣,殺得血流成河。職不得不下令部隊分散突圍。“

張裡元最後總結了臨沂事變的教訓:“此次臨沂事變之所以釀成慘禍,教訓有三:一是八路軍對軍委會命令從來都是陽奉陰違,這次更發展成了公然違抗。職部對八路軍的叛亂行為認識不足,準備不足。二是于學忠之51軍、57軍本屬東北軍,與中央向來都是貌合神離。關鍵時候于學忠態度曖昧,出賣職部。三是職部長期孤懸敵後,等不到中央補給,武器裝備落後,訓練水平低下,士氣不高,鬥志不強,戰鬥力低下。”

張裡元這篇文章用電報發往重慶後,和周復的密電以及沈鴻烈呈報的吳化文告于學忠的密電一起,迅速擺在了蔣介石的案頭。蔣介石看後,當即批示將張裡元文章全文刊發,揭露八路軍假借抗戰名號佔地盤、拉隊伍、建政權的不法行為。

緊接著,蔣介石招來了張學良,把周復、張裡元、吳化文的電報摔到了張學良的臉上,讓他好好看看,並辱罵說東北軍就是一幫孬種,諾大個東北給丟了還不算,派去守山東,竟然想把山東也讓給共產黨,簡直是比飯桶還飯桶、比廢物還廢物,純粹是虛耗國家錢糧。

張學良是闊少脾氣,哪裡能受得了蔣介石的辱罵,當下就和蔣介石對罵起來。

一時間,德安裡101號官邸的辦公室裡,寧波腔的娘希匹和東北腔的媽拉巴子混到了一起,聽得在門外值班的侍衛官都想捂著嘴笑。

蔣介石也是急惱急惱,他想不到精心策劃的進佔臨沂、掣肘八路軍的計劃竟然讓張裡元部一群土匪出身計程車兵給徹底搞砸;想不到于學忠竟然如此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