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精確,而且也只有非常老練的火車司機才能做得到、配合的好,一般新手幹不了。
唐秀兒在現場看了半天,除了撿到一些炮彈碎片外,一無所獲。不過,她冰雪聰明,凝神思索,就明白了問題的關鍵,馬上下令隨她來的特戰隊沿鐵路搜尋。
可惜這個時候天正在下雪,搜查八路軍跳車的蹤跡很困難。唐秀兒領著一箇中隊的特戰隊沿著津浦路搜尋,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趙勇剛他們跳車的痕跡。要知道跳車畢竟受列車前進慣性的影響,跳車後不可避免地在地上翻滾,減輕衝擊力對身體的傷害,留下的痕跡也就大一點。
但是也僅僅是找到了跳車的痕跡,唐秀兒卻找不到趙勇剛他們朝哪個方向撤退的腳印,飄落的雪花掩蓋了一切。不過這也難不倒她,不用說,八路軍小部隊是朝南面去了。因為他們佔領了宿縣,這支小部隊一定會返回宿縣與八路軍大部隊匯合。
至於八路軍會不會北上,唐秀兒堅信不會。因為這個時候隴海路的防線已成,穿過封鎖線的難度太大。再說,這些炸車站的八路軍很明顯就是八路軍中的精銳戰隊,說不定就是自己在徂徠村遇到的那支小部隊,他們不會離開劉一民左右的。
其實,這是唐秀兒武斷,雖然日軍隴海線防線嚴密,但特戰隊如果要過的話,方法有千萬種,小鬼子豈能防住?不要說是特戰隊了,連吳化文的手槍旅都能穿過日軍封鎖線到魯南去,說明小鬼子的封鎖線沒有那麼邪乎。這畢竟是中國,面積大的超乎小鬼子的想象,他們不可能每隔三米、五米就站個士兵,那漏洞大著呢
唐秀兒有點懊惱,要是早點想明白這個關節,就不用去火車站浪費時間,直接開車到南下,說不定半路上就可以堵截住這股膽大妄為的土八路。
想想就忍不住罵駐徐州守備隊和一一四師團豬腦子,讓他們守徐州,依託鐵路建立防線,這幫農民和漁夫的兒子儍不拉幾的,就只知道沿著隴海線佈防,難道津浦路就不需要嚴密佈防了麼?一群豬
唐秀兒不再猶豫,下令特戰隊返回車站,乘車沿公路南下,直趨宿縣。
這個時候她已經想清楚了,八路軍精銳戰隊去的方向,就是劉一民所在的方向。碭山那邊可能是劉一民的主力部隊,但劉一民的司令部一定在宿縣附近。他的隊伍那麼龐大,誰知道他到底是要打豫東還是要打徐州呢?
劉建立和張洪濤指揮部隊切斷隴海路後,就開始沿隴海路向東猛攻,準備把缺口擴大,最好能打到碭山縣城附近,逼徐州日軍快速增援。
這一猛攻,劉建立就感覺不對勁,原因是日軍太頑強了,死戰不退,一個小隊、一箇中隊面臨這麼大規模的攻擊,竟然敢死守防線,非得全部戰死在陣地上。本來這個事情也很好辦,集中炮火猛轟就是了。但劉建立不敢這樣做,原因是教二旅、教六旅炮兵團雖然在泰西戰役後優先補充,炮彈充足,但是現在日軍又佔領了津浦路,再想得到大規模補充,就得等到攻佔滄縣、奪取日軍軍火以後了。這中間不知道還要打多少仗,炮彈得省著用。
各部隊相繼報告,出現傷亡、傷亡上升、傷亡較大。
劉建立曾經當過十八團、中央警衛師的參謀長,是一個儒將。這也是劉一民信任他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劉一民倡導的是用腦子打仗,最反對拿戰士的生命不當生命,死打硬拼。因此,發現情況不對,劉建立果斷命令停止攻擊,把大部隊攻擊改成小部隊攻擊,主力利用夜色掩護部署伏擊圈,準備讓小鬼子好好喝一壺。
其實,用小部隊攻擊,傷亡反而小。主要是因為有夜色掩護,加上教二旅、教六旅都是精銳,戰士們的單兵戰術水平高。特別是教二旅,那是和教一旅、教三旅比肩的三大主力旅,訓練嚴格,歷經大戰,單兵戰術、步兵班組戰術水平都很高,遠遠超過日軍第三十八師團。
這樣一來,不提突擊速度了,出擊的小部隊可以從容攻擊,與日軍比拼戰術素養,雖然戰場上的火力密度小了,但命中率高了,小鬼子只要敢露頭,就可能被八路軍神槍手擊斃。小鬼子的陣地倒是都還存在著,但傷亡卻直線上升。
劉建立派出的是教四團一營,這是劉建立手下的刀尖,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教四團一營三連長滕新星自從西延整軍參加紅軍後,脫胎換骨,屢立戰功。天水會戰打馬家軍,脫穎而出,被選派到紅七軍團教導隊學習。學習結束,受到軍團長劉一民接見,被調到紅12師紅34團。北上抗日後,打鬼子打得名氣越來越響,消滅日軍二十一師團時,鷲津松平的屍體就是他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