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滕新星早就該提拔了。幾次部隊擴編,都要調他到新部隊任營長,結果滕新星不去,非要在教四團繼續當連長。氣得教四團團長張民生和政委何克都罵他是豬腦子,不開竅,當連長只能管一、二百人,當營長能管七、八百人,怎麼就算不過賬。
滕新星頂撞說,管七、八百人的營長只有主力旅有,全八路軍其它任何一支部隊都沒有七、八百人的營。有的部隊說是一個團、一個支隊,其實只有七、八百人、五、六百條槍,去那裡當營長根本不如現在的連長。再說當八路是為了殺鬼子,不是為了當官。呆在教四團,有打不完的仗。換到新部隊去,很多大仗只有看的份,參加不上,想想都窩囊。
就這樣,滕新星繼續當他的三連長。
劉建立改變戰術後,滕新星率領三連率先攻擊,目標是日軍一個環形工事。
這個時候,日軍也沒有那麼多的鋼筋水泥,他們的工事也都是戰壕加掩蔽部,掩蔽部也是用木材搭個棚子。
守衛環形工事的應該是日軍一箇中隊,經過炮火打擊,殘存的小鬼子從火力密度判斷,差不多還有五、六十號人。
滕新星已經是百戰英雄,精得很。他向營長建議,先集中火力打掉小鬼子陣地上的探照燈、火把,然後用重機槍壓制鬼子,掩護部隊運動,待部隊運動到鬼子陣地50米的時候,集中投彈,隨即發起衝鋒,徹底消滅鬼子。
營長採納了滕新星的建議,把全營的迫擊炮、擲彈筒、重機槍集中起來,把環形工事裡的小鬼子照明裝置全部打掉。
趁這功夫,滕新星率領三連在雪地上做低姿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