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山對這一節沒有多想,呂正操這一說,他也回過味來,字斟句酌地說道:“劉師長這是充分估計冀中敵我鬥爭的複雜性,信任我們兩個,要我們對蔡主任的安全向他和教導師負責。”
呂正操咧嘴一笑:“劉師長還是沒有把我們當主力看啊我同意按劉師長指示執行,放人”
一道道命令由冀中軍區發出,一邊打游擊一邊肅託的冀中我軍,嘎然停止了肅託運動。
接到劉一民電令後,蔡中和曾中生商量,帶警衛三營一個連馬上動身到冀中去。
曾中生經歷過鄂豫皖肅反和川陝根據地肅反,提起這些東西登時就毛骨悚然。一聽蔡中只帶一個連去,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說是一個連無法保證安全穿過封鎖線,應該帶教六旅騎兵營和教四團去,順路幫助冀中我軍收拾一下小鬼子,改善一下冀中的敵我態勢。
蔡中自從遇到劉一民後,就沒有想過什麼是危險。聽曾中生話裡話外的意思,那是不光要防著小鬼子,還要防著冀中的肅託運動把自己也整肅了,讓全教導師數一數二的教二旅教四團去給自己保駕。
蔡中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只帶教六旅騎兵營去。因為教四團是魯西我軍頭等主力,萬一師長有新的作戰部署,需要魯西我軍投入戰鬥,少了教四團會影響作戰效果的。再說了,部隊規模小一點,容易悄無聲息地穿越鬼子封鎖線。至於會不會被冀中肅託運動給整肅掉,蔡中不怕。現在不是中央蘇區的時候,而且冀中我軍是在冀南完成的整編,幹部配備、部隊編組都是在教導師政治部組織下完成的,那是標標準準的八路軍正規軍,蔡中相信有劉一民的電令,到冀中巡視在安全上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等蔡中率領教六旅趕到冀中的時候,冀中的肅託已經停止了。
春夏之交的時候,冀中平原是美麗的。樹木是綠色的,青紗帳是綠色的,田野裡的麥子、穀子也是綠色的,把個美麗富饒的冀中平原變成了綠色的海洋。
這個時候正是遊擊健兒逞英豪的時候,有青紗帳掩護,八路軍、民兵東一槍、西一炮,打的公路邊大村鎮據點裡的小鬼子和漢奸恨不得放把火把青紗帳燒了。
肅寧縣東灣裡位於肅寧、獻縣、饒陽縣三縣交界處,原來有老唐河從這裡經過,再次繞了個彎,邊有了東灣裡、西灣裡這樣的村子。後來,老唐河逐漸乾涸,河岸上、河道里都種上了梨樹,形成龐大的梨樹林,便於隱蔽部隊,能守能退,冀中行署、軍區現在就設在東灣裡。
清晨,冀中區黨委書記黃敬、副書記魯賁、冀中軍區政委孟慶山、司令員呂正操陪著蔡中在梨樹林裡散步。
自從北上抗日以來,蔡中一直和劉一民、羅榮桓、曾中生指揮教導師作戰,難得能在景色如此美麗的大平原樹林中漫步,心情很好,笑著對幾個人說道:“你們選這個地方不錯,有梨樹林掩護,再加上地道,小鬼子來了絕對討不到好去。”
黃敬這年27歲,顯得風華正茂。聽蔡中這樣說,就接到:“蔡主任,這冀中可是個好地方。大平原一望無際,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可惜讓小鬼子兩次重兵掃蕩糟蹋的不成樣子。小鬼子他孃的,掃蕩的時候見人就殺,多虧劉師長要求挖地道、路壕,保護了冀中老百姓。不然的話,冀中怕是比現在還要慘的多。”
蔡中說道:“第一次日軍重兵掃蕩冀中時,冀中抗日武裝不得不向冀南轉移,損失很大。等到日軍第二次重兵掃蕩冀中,我軍憑藉地道掩護,竟然在敵後生存下來。這不能不說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啊”
呂正操感嘆道:“我們是生存下來了,但是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多少人死在了鬼子的刺刀下。冀中部隊要想恢復元氣,還得一段時間努力。要是教導師主力能打回冀中就好了,只要趕走了冀中的小鬼子,讓老百姓能正常生產生活,冀中就是我們八路軍的糧倉,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太行山輸送糧食和兵員。”
蔡中笑道:“等趕走冀中平原的小鬼子,太行山上的我軍主力早就下山了,用不著向山區運糧了。不要著急,慢慢來,小鬼子暫時是強大,但他們不可能一直這樣強大下去,要不了幾年功夫,他們的精銳部隊消耗完,也就快滅亡了。”
幾個人正在邊走邊聊,就見一隊戰士押著一群人向東灣裡走來。
蔡中大喝一聲:“站住,你們是幹什麼的”
一見是幾個首長,帶隊的幹部就跑來報告,說是這些人都是軍區供給部的漢奸,押到軍區來審訊的。
蔡中一聽就往隊伍跟前走,還沒走到跟前,那些被押的犯人們看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