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部分(3 / 4)

武藤章一看,原來是6月5日內閣五相會議擬定的《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針》∶1、中央政府由汪精衛、吳佩孚、臨時政府、維新政權共同組成,吳佩孚主軍,汪精衛主政;2、新建中央政府根據《調整日華新關係的方針》與日本建立調整國交;3、中央政府必須具備一定的號召力,成立日期由日本決定;4、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以分治合作為原則;5、關於國民黨和三民主義,在不妨礙親日、滿和反共的原則下,可允許存在。

武藤章看完,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對於中國,還是分而治之好。滿洲有滿洲國,內蒙有蒙古聯盟自治政府,華北有王克敏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中有梁鴻志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汪精衛要建政府的話,可以在兩廣和雲貴建立政府即可,這樣便於管理。”

杉杉元嗯了一聲,站起來揹著手走了幾步,然後說道:“汪精衛投降後,我們預料中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地方勢力群起響應的局面並沒有出現。一個原因是蔣介石利用抗日的旗號加強了對這些地方勢力的控制,另一個原因是我們並沒有徹底消滅中國軍隊的主力,相反,中國軍隊表現的很英勇,這就讓蔣介石有了頑抗的本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該死的共產黨、該死的劉一民,在宣傳抗日方面不遺餘力,還讓皇軍連吃敗仗,損害了大日本帝國陸軍戰無不勝的形象。這個時候,汪精衛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在皇軍佔領區以外的地方建立政權了,他只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政客,沒有軍隊,沒有建立政權的實力。從這個角度看,讓汪精衛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組織發展部隊,配合皇軍作戰,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武藤章問道:“這麼說,汪精衛組建中央政權指日可待了?”

杉杉元搖搖頭:“大本營只是同意由汪精衛籌建中央政府,但是讓他自己說服王克敏、梁鴻志統一撤銷他們的政府,併入汪精衛的政府。汪精衛現在已經返回上海,估計很快就可能開始和梁鴻志、王克敏談判。”

武藤章琢磨了一會兒,說道:“想說服王克敏和梁鴻志不太容易。支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私,權欲極重,這也是他們長期軍閥割據的根本原因。王克敏和梁鴻志都是餓狗,他們是不會捨得拋下嘴裡的骨頭的。”

山下奉文對政治這一套不是太有興趣,聽了杉杉元和武藤章的話,直接說道:“司令官閣下,這些東西是天皇陛下和內閣考慮的問題,我們不必多想。那梁鴻志和王克敏都是狗,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讓他們往東就不敢往西。我覺得研究這個問題沒有意義,還是研究研究如何繼續打好華北治安戰吧”

武藤章不認同山下奉文的話,覺得山下純粹是一員戰將,政治的不懂,就賣弄到:“參謀長閣下,眼前支那戰局不容樂觀,中國地盤太大了,人口太多了,皇軍精銳師團基本上都成了守備部隊。這中間,華中戰局要比華北戰局情況好一點,第十一軍還有發動攻勢作戰的能力。華北戰局很被動,第一軍在山西沒有大的進展,第十二軍在山東同樣沒有太大進展。如果汪精衛真的能建立統一的中央政權的話,不但能動搖中國人抗戰決心,還能建立一支龐大的軍隊幫助我們同八路軍作戰。而且,汪精衛的中央政權一建立,打的又是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的旗號,這就等於是給那些不願和皇軍作戰的中國軍隊提供了一個投降的藉口,到時候蔣介石政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很有可能會出現一種蔣介石、汪精衛、皇軍都打共產黨、八路軍的局面。那樣的話,戰局就可能改觀了。”

不等山下奉文回答,杉杉元就問他和石友三聯絡上沒有。

山下奉文回答說已經聯絡上了,石友三比閻錫山夠意思多了,已經表示適當時候配合皇軍作戰,共同對付冀南的八路軍。

杉杉元當即指示山下奉文,加大情報收集力度,密切監視國民黨冀察戰區和蘇魯戰區部隊的動態。特別是他們和八路軍內訌的動態,一定要隨時掌握,便於配合他們作戰,共同對付八路軍。

山下奉文馬上立定,“哈伊”一聲。

杉杉元走過去拍了拍山下奉文的肩膀,又拍了拍武藤章的肩膀,然後就說:“山下君、武藤君,夏收在即,要組織部隊搶糧的幹活。沒有了糧食,土八路就無法支撐。”

這個時候山下奉文開始發揮了,他給杉杉元出了個主意,既然山東的八路軍不好打,那就加強交通線防禦,困住八路軍的手腳,集中一部分主力,掃蕩八路軍在山西的根據地,甚至還可以攻擊中條山的國民黨軍隊。別看警備師團、新編的獨立混成旅團在八路軍教導師面前不是對手,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