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個網格狀的囚籠裡,讓他們動彈不得。特別是劉一民的教導師,四處搗亂,象一群餓狼一樣,逮住機會就撲上來很咬一口。大日本陸軍的尊嚴和臉面被他們糟蹋的一塌糊塗這一次,我們就要用囚籠政策,把劉一民的教導師分割在各個根據地,切割成一塊塊蛋糕,讓他們無法聚集力量。只要實現這一點,就可以分割槽掃蕩,一口一口把小蛋糕吃掉。”
多田駿說的起興,乾脆摘下軍帽,露出光禿禿的腦殼,手還不停地在腦殼上撫摸,似乎那光禿禿的腦殼上能給他一點快感一樣。
實施囚籠政策的關鍵在與肅正建設,也就是得修鐵路、公路。象德石路,早已經被八路軍破壞的面目全非了,路上連根鐵軌都沒有了,哪裡能通火車麼按照肅正建設計劃,日軍首先就要修通德石路,把平漢路和津浦路連線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分割冀中、冀南,還可以把山東、河北、山西連為一體,最大限度地方便部隊調動。
但是肅正建設得要錢,要物資。可是華北方面軍窮的要死,全靠日本本土和東北的補給在支撐呢。現在,日軍在華北又是販賣大煙,又是增設稅種,又是搞什麼糧食、棉花等重要物資專營,日戰區的老百姓白盤剝得喘不過氣來。這種情況下,要想搞肅正建設談何容易。
多田駿這廝確實了得,他從東北調運修鐵路急需的鋼軌、枕木等,讓天津的水泥廠開足馬力生產,為他提供修鐵路、公路架橋的鋼材和水泥。至於築路的工人,多田駿大手一揮:“抓抓支那勞工,工錢的沒有,管飯的幹活”
光是這些還不夠,多田駿交給新上任的副參謀長平田正判一個任務,那就是印發良民證。
多田駿交待平田正判,良民證要統一編號,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必須貼上照片,寫清楚姓名、籍貫、男女、職業、住所等,還必須有保長具保證明,有發證籍貫簽名蓋章
平田正判剛剛擔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心裡火辣辣的。很快就設計出了良民證,送給多田駿審查後,就開始找王克敏組織力量在日偽佔領區搞試點了。
平田正判這傢伙也是一個狠角色,他把試點定在了天津。因為天津曾經被八路軍佔領過,又有租界。在平田正判眼裡,偌大的天津就是藏汙納垢之所。不知道有多少抵抗分子呢
這個時候,照相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且,許多迷信的老百姓還認為照相會把人的精血吸走。平田正判要讓老百姓照相,便宜了開照相館的,但也引起了老百姓的牴觸。
平田正判不管這些,中國人有錢照相沒有和他有什麼關係?他的任務是完成司令官閣下的部署,只要有明晃晃的刺刀做後盾,多刺殺幾個中國人,對於平田正判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平田正判以血腥手段在天津城推行了良民證制度。這一推行良民證,日偽特務機關算是高興透了,因為他們很快就在天津城裡抓獲了一批沒有身份證明、沒有保長擔保的可疑分子。
多田駿的這一招非常毒辣,等於是把佔領區的老百姓的戶口管理規範化了,一下就把普通老百姓和八路軍區分開了。有良民證的,自然是老老實實的居民和莊戶人。沒有良民證的,自然是八路軍的幹活了,只管抓就是了。
天津推行良民證見效後,日偽政權嚐到了甜頭,開始在整個華北日偽佔領區推行良民證制度了。
日軍華北方面軍現在兵力十分龐大,但處處被動挨打,那些師團長、旅團長們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的。見多田駿一上來就搞出了這麼厲害的名堂,一個個歡欣鼓舞,彷彿找到了剋制八路軍的利器一樣。
駐山西的第一軍、駐山東的第十二軍以及華北方面軍直轄的駐河南、河北各部隊,都開始大規模抓丁拉夫,修路挖壕。而且開始在佔領區內搞良民證了。
駐山東的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中將和參謀長小林前三郎少將乾的最賣勁。小林前三郎制定了個計劃,不但要修通德石鐵路,還要在山東大規模修建公路。小林前三郎的如意算盤依託鐵路、公路,把教導師主力封鎖在沂蒙山區,然後集中兵力分割槽掃蕩平原區,每掃蕩一個區,就建設公路網,達到徹底控制的目的。到最後,在集中兵力橫掃沂蒙山區。
小林前三郎的計劃實際不怎麼樣,寺內壽一、杉杉元都是這樣想的,最後一個也沒有實現,都灰溜溜的跑回日本去了。但多田駿不這樣想,他參與了寺內壽一大將指揮的重兵集團圍剿教導師的作戰行動。在他看來,小林前三郎的計劃忠實地貫徹了寺內壽一大將的對八路軍教導師作戰思想,上一次重兵圍剿之所以失敗,不是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