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目標,最理想的是,一戰將日軍徹底驅除出山東,將日軍逼向華中和平津地區,讓山東真正成為穩固的抗日根據地。如果這一點實現不了,同樣退而求其次,北線,將日軍從德縣趕往滄縣一線,配合冀南我軍,恢復和鞏固冀南根據地,打通與太行山根據地的聯絡;南線,將日軍從魯南趕出去,壓迫敵退守隴海線。東線,徹底圍困青島日軍。第三個目標,那就是保證主力不被打垮,退出濟南、退出膠濟路、津浦路,重新回到日佔交通線和大城市,我佔農村和山區的態勢。堅持持久抗戰,與敵周旋,進一步積蓄力量,消耗日軍,等待戰機。”
講到這裡的時候,見臺下的幹部們有點激動,紛紛舉手要求發言,劉一民就停了下來,點名讓同志們發表意見。
教一旅旅長高原報告說,既然師長把敵情分析的這麼透,我軍就應該馬上發起攻勢作戰,趁鬼子沒有完成部署,重創其一路,為下一步作戰贏得良好態勢。根據目前日軍的部署,建議以教八旅指揮清河警備旅、膠東警備旅和編練支隊圍困青島日軍,以部分兵力堅守黃河東岸,必要時炸燬黃河鐵橋,阻敵北線集團增援。集中所有主力南下,尋殲敵第十四師團,徹底擊潰南線日軍,迫敵退往蘇北。
教二旅旅長劉建立報告說,除了南下攻擊南線日軍外,也可以繞道魯西、冀南,北上攻擊平津地區,將日軍北線集團調往平津,於運動中殲敵一部,最好是打掉小鬼子的第二師團,那是鬼子北線集團的絕對主力。打掉它,日軍必然軍心動搖,攻勢不攻自破。
教三旅旅長李清報告說,膠濟路戰役結束後,我軍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主力得到迅速補充,完全具備連續作戰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山東根據地絕對不能再讓日軍攻佔。守住山東,就是守住了兵源、糧餉和戰略迴旋空間。因此,我軍在作戰指導思想上應該更大膽一點,不要怕日軍可能會把青島變成焦土,打完了我們再建就是了。日軍第五師團孤軍守備青島,雖然有海軍支援,但海軍不可能加入巷戰。我軍只要攻進城內,就可以將第五師團的機械化優勢消化掉。此戰必然成功只要徹底消滅了第五師團,整個山東腹地全部歸我所有,我軍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戰略機動性大大增強,徹底扭轉被日軍三線牽制的被動局面。那樣,屁股才能真正坐穩。
教四旅旅長雷鳴報告說,打仗就不能怕犧牲,雖然我軍一直都是以較小犧牲贏得較大勝利,但是在日軍重兵圍攻面前,師首長考慮戰役部署應該把擔心部隊傷亡過大放在次要位置。與贏得整個山東相比,我軍付出再大犧牲都是值得的。現在,我們控制了山東大部分地區,容易得到兵源補充,甚至可以動員老鄉們大規模支前。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與日軍決戰。無論是攻向南線還是北線和東線,都應該抱著拼死一戰的決心,全殲日軍一個集團。這樣才能真正改善華北抗戰局面。
羅榮桓提醒劉一民,這些都可以到作戰會議上去討論,時間不早了,趕緊講,好讓同志們也可以休息一下。
劉一民這才揮手製止了要求發言的同志們,繼續講到:“剛才幾個同志講了對下一步作戰的看法,這些意見都很好,說明我們的幹部經過血與火的考驗,都有了戰略思維,具備了獨擋一面的素質。這是最值得欣慰的。具體的作戰等山東局和軍區聯席會後再作部署,這裡不詳細講。可大體給同志們交個底,那就是我心目中我軍的總的戰略,就是要以山東為基礎,打敗日軍的重兵圍剿。然後揮兵南下,縱橫江淮河漢,配合中原局和新四軍,將日軍的後方政權體系徹底砸爛。隨後回師華北,與華北日軍決戰,收復整個華北。進而揮兵北上,到東北去與日軍作戰,徹底摧垮日軍侵華戰爭基礎。到了這個時候,侵華日軍就要投降了。”
聽劉一民這樣講,臺下的幹部們全部都站了起來,再次熱烈鼓掌。
揮手讓幹部們坐下後,劉一民喝了缸水,潤潤喉嚨,大聲講到:“這個目標很振奮人心,我自己一想起來都激動的不得了。但是,完成這個目標需要流血犧牲,需要克服一切困難去頑強拼搏,需要山東全體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需要同志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腳踏實地,加快發展。同志們,你們有沒有信心?”
幹部們海嘯一樣齊聲高呼:“有”
劉一民接著說道:“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同志們冷靜下來,不冒險、不畏縮,實實在在地幹好每一件工作;需要同志們清醒地認識敵我力量對比的懸殊,從魯中戰役、膠濟路戰役的勝利中清醒過來,明白抗日戰爭是一個持久戰,不可能憑藉一、兩次大勝就取得整個抗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