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漫長的戰爭歷程,該戰略收縮就得戰略收縮;明白和中國其它軍隊相比,我們八路軍的優勢在於人民支援,在於官兵一心,在於中央戰略上的正確和各部隊戰術上的靈活機動,論起裝備和供應,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不能總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那樣,就會導致驕傲急躁情緒,進而影響作戰部署,上日軍急於與我主力決戰的當。”
臺上臺下的人都鴉雀無聲,默默地咀嚼劉一民話裡的意思。
這個效果劉一民很滿意,他點點頭,說道:“大家知道,入秋以來,山東降雨量驟減,進入了乾旱時期。這樣發展下去,如果冬天降雪持續減少的話,明年春上就會大旱,加上戰火破壞,水利設施失修,必然導致糧食大面積減產和部分地區絕收。搞不好,還會連續幾年乾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根據地人民的生活都成了問題,我大軍的作戰行動也勢必受到影響。大家想想,當糧食吃完、野菜挖完、樹皮啃完的時候,我們的戰士還能和小鬼子拼刺刀麼?我軍還好說,再苦再累都會想法堅持,度過難關。但是國軍的那些雜牌部隊遇到這種情況,天天餓死人,他們會不會支撐不下去呢?說這個事情,就是要告訴同志們,不能盲目樂觀。不能只看到我們有十幾個炮團,有二十萬精銳,還要想想如果連續作戰的話,我軍的彈藥問題怎麼解決?藥品怎麼解決?糧食怎麼解決?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我們現在不是紅十八團時期了,那個時候人少,光靠繳獲就吃香的喝辣的,小嘴油乎乎的。現在不行了,我們有這麼大的根據地,教育得搞吧?醫療衛生得搞吧?交通得搞吧?老百姓不但要吃飯、要點燈、要穿衣,還要有錢看戲、娶媳婦、治病。這些,光靠繳獲是萬萬不行的,必須發展根據地的經濟和各項事業。否則,人民就可能不擁護我們。”
會場上更加寂靜了,幹部們都陷入了思索當中。
劉一民笑笑:“當然,大家也不要被困難嚇倒。只要我們不驕不躁,認真工作,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想解決困難,那就一定能夠解決。眼下,我們最需要幹好的有幾件事情:第一是加快政權和地方武裝建設,把我們的根據地打造成銅牆鐵壁,即令主力跳出外線作戰,小鬼子來了也讓他們站不住、住不成、吃不上、睡不好。到處都是民兵和地方武裝的地雷陣、地道戰和令槍冷跑,以及伏擊、奇襲等。這一點,已經做了部署,譚政副政委正在組織實施。我要求,各主力部隊要認真落實師部的要求,把根據地和地方武裝建設上升到關係我軍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完成一個團包兩個縣地方政權、地方武裝建設的任務。要捨得拿出骨幹,捨得拿出老紅軍幹部,先把縣大隊拉起來,以此為基礎,迅速建設區小隊、民兵隊,並儘快投入訓練。小鬼子不會給我們太長時間的,這一點必須抓緊抓好。第二是抓緊實施土改和二五減租減息。老根據地全部實行土改,辦法參照陝西根據地執行,要更加靈活。既要保證農民有地種,還不能冷了支援抗戰的地主的心,把他們推向敵對面。只要處理好了這個問題,同志們,我告訴大家,堅強的農村基層政權加上保衛勝利果實的農民,我們在山東才算真正站穩了腳跟,小鬼子也好,其他人也罷,誰也不能從我們手裡把山東奪走。第三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壯大經濟實力。農業上,要成立專門的農業廳、農業局,成立專門的農業科技研究所,成立農林水學校,統籌管理山東的農業生產。當務之急,是要在繼續宣傳推廣一年兩熟耕作法和種植耐旱高產作物的基礎上,利用冬閒時間,組織群眾疏通渠道,挖蓄水池,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我們守著黃河,守著沂水、汶河,不能讓這些水白白流掉。黎玉同志啊,這個事情你要向我立保證,務必在冬旱、春旱的時候,保證能夠澆水的地方給農田澆水。不能澆水的地方,要動員部隊、農民攜起手來,挑水抗旱。確保明年的夏糧不減產或少減產,確保流血犧牲的戰士能吃上飯。一定要把這個事情當成我們能不能在山東站住腳的大事來抓。回頭,我和政委會抽查的。發現完不成任務的,是要批評的。”
坐在主席臺上的黎玉忙站起來報告:“堅決落實1號的指示,堅決完成任務”
劉一民示意黎玉坐下,繼續說道:“商業上,要嚴格執行民族工商業保護條例,統一稅率,鼓勵和保護商業發展,讓根據地的經濟活起來。鼓勵商人們到敵佔區去做生意,以根據地出產的非戰略物資,到敵佔區去銷售,換回我們急需的戰略物資。凡是能夠弄回來戰略物資的,要給予獎勵。不過有一點,那就是不得把聯合券等偽票帶入根據地。要擴大人民幣的覆蓋範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