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入咸陽,先帶了兵卒,按戶搜查,後來查到一位姓秦的都尉有中。這位都尉也是二世的嬖人,年才弱冠,貌似美婦。家中妻妾,竟達三四十人之眾,嫡妻趙姮,即趙高的侄女,貌似西施,淫如妲己。夫妻二人,都被二世幸過。這天躲在家中商議,正思揀些珍寶,孝敬項羽,還想做個楚臣。不料已被申侯查至,一見他夫妻二人,都是尤物,吩咐手下兵卒,先把他們二人看住,防他覓死。然後將他的府上所有珍寶,取個罄荊又見還有三四十個美麗的姬妾,便在當場汙辱她們。內中無恥的,只想保全性命,也不管他們的丈夫嫡妻尚在面前,爭妍獻媚,無事不可依從。內中也有幾個貞烈的,不肯受汙,當場破口大罵,頓時惹動那位申侯之氣,便把她們一個個地剝皮剖肚,送入陰曹。當時那位秦都尉眼見他的愛姬這般慘死,未免流下幾點傷心之淚。誰知更是惹動申侯火上加火,立命一班兵卒,把他們夫妻姬妾,由大眾汙辱而死。臨走的時候,還放上一把野火,非但房屋化為灰燼,連那些死體,也變作焦炭,慘無人道,算亙古未有之事。為什麼這樣說他呢?因為這位申侯,究是楚軍中的將士,堂堂節制之師,哪可比於盜賊,當時一班將吏,與申侯行為類似的也不在少數,記不勝記,只好單寫申侯一人,以例其餘罷了。項羽手下有了這些人物,焉得不敗?若拿沛公部下的張良、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那一班人比較起來,沛公這人,真好算得馭下有方的主帥了。矮子裡面揀有長子,他得有天下,也不慚愧。項羽手下的人,如此兇狠,閱者聽了,未免要疑不佞在此亂嚼舌頭,形容過分。豈知項羽所做的事情,還要可怪呢!
項羽那天回營之後,不知怎的,一時心血來潮,竟將咸陽宮室,統統統諸一炬。不管什麼信宮極廟,及三百餘里的阿房宮,說也太殘忍,全部做了一個火堆。今天燒這處,明天焚那處,煙焰蔽天,灰塵滿地。一直燒了三個月,方才燒完,可憐把秦朝幾十年的經營,數萬人的構造,數千萬的費用,都成了水中泡影,夢裡空花。項羽還不甘休,又令二三十萬兵士奔至驪山,掘毀始皇的墳墓,收取坑內的寶珍,輸運入都,又足足地忙了一月,只留下一堆枯骨,聽他拋露。本來咸陽四近,是個富庶地方。迭經秦祖秦宗盡情蒐括,已是民不聊生。此次來了一位項羽,竟照顧到地底下去了。大好鹹陽,倏成墟落!項羽一時意氣,任性妄行,也弄得滿目淒涼,沒甚趣味起來。於是不願久居,即欲引眾東歸。忽有一個韓生進見,力勸項羽留都關中。他的主張是關中阻山帶河,四塞險要,地質肥饒,真是天府雄國,若就此定都,正好造成霸業。項羽聽了搖頭道:“富貴不歸故鄉,好似衣錦夜行,何人知道?我已決計東歸,毋庸申說!”韓生趨出,顧語他人道:“我聞諺雲,楚人沐猴而冠,今日果然有驗,始知此話不虛。”不料有人將此語報知項羽,項羽即命人將韓生拿到,把他洗剝乾淨,就向一隻油鍋裡“撲咚”地一聲,丟了下去,用了烹燔的方法,把韓生炙成燒烤。項羽獰笑一聲道:“教他認識沐猴而冠的人物。”
他既烹了韓生,便想起程。轉思沛公尚在霸上,俺若一走,他必名正言順地做起秦王,如何使得。不如報知懷王,逼他毀約,方好把沛公調往他處,杜絕後患。立刻派人東往,密告懷王,速毀前約。誰知去人回報,懷王不肯食言,仍將如約二字作了回書。項羽接了此書,頓時怒髮衝冠地召集諸將與議道:“天下方亂,四方兵戈大起,俺項家世為楚將,因此權立楚後。
仗義伐秦,百戰經營,一出在俺叔侄二人之手以及諸將的勳勞。
懷王不過一個牧牛小童,由俺叔父擁立,暫畀虛名。誰知他竟敢恩將仇報,擅自作主,妄封王侯。今俺不廢懷王,乃是俺全始全終的大量。諸君披堅執銳,勞苦功高,怎好不論功行賞,裂土分封?鄙意如此,諸君以為如何?“諸將聽得有封侯之望,自然眾口一辭,各無異議。項羽又道:”懷王不過一王位,怎好封人家為王呢?俺思尊他為義帝,我等方可為王為侯。“眾將又鬨然稱是。項羽遂尊懷王為義帝,另將有功將士,挨次加封。忽然想到沛公,難道真個封他為秦王不成!沒有主意,只得仍請范增前來商議。范增自從鴻門一宴之後,負氣不發一言,本想他去,又捨不得幾年勞績。若真是走了,恐怕項羽一旦得志,豈不白白地效勞一場麼?連日正在躊躇,忽見項羽召他商議大事,自然欣然應命,也不敢再搭他的臭駕子了。當時見過項羽,項羽便與他密議道:”俺欲大封功臣,別人都有辦法,惟有劉季,實難安插,請君為俺一決!“范增聽了,掀須微笑道:”將軍不聽增言,鴻門宴上不殺劉季,大是錯著。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