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進還是比較艱苦的,但紀律嚴明的各衛軍將士們,還是保持著有序的行進,沒出現什麼逃兵的情況,各師團人員。除少數幾名因各種情況出現傷亡外,沒有其他的減員情況。
從蘭州出發後,又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行進,終於抵達瓜州。
…………………………………
瓜州北側幾十裡地,有座著名的關隘,那就是玉門關。伊州歸附前,瓜州和沙州是抗擊突厥及其他外族入侵的前沿,而玉門關更是瓜州的前沿,因地理位置重要,玉門關常年駐有軍士約五千人,比瓜州城駐軍還多,守將還是一名從三品的將軍。
各師抵達後,李業詡使人傳令,分頭紮營,待安置好後,各領兵將領到玉門關集合,待侯君集到後,佈置接下來的安排。
第一近衛師和第二近衛師在抵達瓜州後即駐紮在玉門關近,鄭仁泰所領的第三近衛師則駐紮在瓜州城與玉門關間,其他各師駐紮在瓜州城外。
一時間,小小的瓜州城外。雲集了近十萬大軍,還有源源不斷的人馬往這邊過來。
瓜州刺史蘇海政忙著和大軍交割物資,這些事由第一衛軍長史裴行儉帶各師諸曹參軍事去處置,李業詡和瓜州刺史略寒暄後,即率屬下策馬往玉門關而去。
計劃中的分兵,還有進入莫賀延磧,馬上就要開始,李業詡必須前去做準備,而討論這一切事務的地方,都是在玉門關。
出玉門關,再往西北,就是讓人談虎色變的莫賀延磧。
李業詡帶著已經安置好軍務的鄭仁泰,還有自己的一群親衛,從瓜州出發,往北側快速而去。
一路小跑,小半個時辰後,遠遠地望見一座比瓜州城還要高大的關隘,兩邊綿延出去的,是或高或矮的長城城牆,往遠處望過去,每隔數里即可看到烽火臺,烽火臺裡,還有軍士們隱約的身影。
高大的城門樓上,牌匾上寫著大大的“玉門關”幾字老遠就可以看到,城樓上大唐的軍旗和旌旗在迎風飄舞著,旌旗下面有巡邏計程車兵在來回地走動著。
關內兩側,有連綿的營帳搭建著,第一近衛師和第二近衛師分別駐在玉門關的左右側。
知道李業詡到來,帶領第一、二近衛師進行安置的契苾何力和蘇定芳。還有李業嗣、程家兄弟、李吉、辛獠兒等及玉門關守將李海崖都從城樓裡迎了出來。
知道各師都已經安置完畢,李業詡也沒問具體的情況,而是興步走了城樓,他想看看這在歷史中享有盛名,但後世已經弄不清楚大概地方的著名關隘是什麼模樣的。
“秦時明月漢時關,!”這關就是指玉門關了,李業詡想著這首讓自己博得了大唐“才子”名氣的詩,對玉門關有種特別的感覺。
上了玉門關城樓,放眼望去,玉門關所處之地是一片東西走向狹長的戈壁灘上。站在高大的城樓上,李業詡用望遠鏡舉目望著,玉門關南邊有一湖,北邊不遠處還有一更大的湖泊,湖邊有長城,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長城不遠處,有一條河在靜靜地流淌著。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業詡在心裡默唸著這首下意識想到的詩,還真應了眼前的景。雖然已經是四月多的天氣了,長安都已經是夏季了,但站在玉門關城樓上望過去,滿目並沒多少綠色,還真感覺不到春意,也明白了鎮邊的將士們那孤寂的心境了。戍邊的將士們,長年累月地駐防在遠離故土的地方,一呆就是多年,日子還真不好過,李業詡不禁對這些戍邊的將士們生出敬佩之情來。
李業詡不知道的是,戍邊的邊軍們。紀律方面遠沒有自己所領的衛軍好,在各師抵達後,這些從長安來的近衛軍們嚴明的紀律讓玉門關的守將和士兵們大開了眼界。
他們沒見到大聲喝斥的將領,沒看到四處亂跑計程車兵,遠道而來的將士們,都在自己的營帳內休整,戰馬和牲畜都管理的有序,更別說各級軍官們進出時候那標準的軍禮和報告,將士們列隊時那嚴整的軍姿,那些站崗放哨計程車兵挺立的身姿也讓城樓上軍姿不算嚴整計程車兵們汗顏,這些守城的邊兵們,看著各衛軍將士們滿是敬佩的神色。
“大哥,此時我們正站在玉門關上,小弟想起你當日所作的那詩,!”李業嗣看著沉默不語的李業詡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此番我們出征,大哥是不是正有這樣的心情,不得勝不回長安!”
“不擊破突厥,何以能回,!”李業詡笑笑道,看了眼邊上的契苾何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