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杏玫摹!�
戚繼光聽了這話,似懂非懂。但老爹走後,他卻用毛筆在家裡新刷的牆上寫上了“忠孝廉節”四個歪歪扭扭的大字。
戚老爹看到後很高興,就把這四個難看的大字當成家裡最漂亮的裝潢。於是戚繼光天天就面對著這四個字,不求溫飽,刻苦讀書。後來,他十幾歲就以深通經學在家鄉一帶頗有名氣了,而且關鍵是他讀書還能不拘泥古人的陳說,往往能有自己的見解,這也促成了他後來對於古人的兵法能有深入的、現實的分析,從而為形成自己的軍事思想奠定了基礎。
當然,光靠讀聖賢書並不能塑造出孩子的完美品格,生活實踐才是最重要的課堂。
戚景通在生活上對戚繼光要求也非常嚴格,他雖然心疼孩子,但從來都主張越是艱苦的生活條件越是能磨礪孩子的品格和意志。
有一次,戚繼光從外婆家回來,外婆給他做了一雙新鞋子,鞋子邊上繡了幾條漂亮的絲綢的花邊兒,還有精美的裝飾物。
家教(2)
戚景通一看,突然對一向疼愛的兒子發火了,劈頭蓋臉地就把小戚繼光罵了一頓,說:“小孩子為什麼要穿這麼漂亮的鞋!想穿漂亮的鞋,就會想穿漂亮的衣服,就會想錦衣玉食,就會追求享受。你父親我一輩子廉潔清白,一定滿足不了你的奢求。將來你就會貪婪地去剋扣士兵的糧餉,就會成為一個*無恥的人!這樣你還怎麼繼承併發揚光大我們戚家的事業!”
戚景通是世襲四品武官,最高做到三品神機營副將,放在現在也是個少將軍銜,可對自己家的高幹子弟,卻連雙新鞋子都不讓穿。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這才是一個真的為孩子將來著想的好父親啊!
雖然事後戚景通得知這是外婆送的,但還是讓戚繼光把這種華而不實的新鞋子脫了,穿上原來的舊鞋子。
鞋子事小,品格事大。
戚景通這種對戚繼光品格的塑造還可以透過另外一件小事看得出來。
戚景通自己為官清廉,所以家無餘財,只靠一些官俸來養家餬口。但就是這樣,為人耿直的戚景通也受不了官場的*,在戚繼光*歲的時候,他就辭官不做,回家養老了。回到老家後,他看家裡的屋子太破敗了,就打算稍微修繕一下。他讓工匠做四扇雕刻花紋的窗戶,安裝在兩間房上。
工匠做窗的時候就對站在旁邊好奇的戚繼光說:“小公子,你們家可是將門,一般將軍家都是裝幾十扇雕花窗戶,最少也要裝十二扇,小公子你看你們是不是也裝個十二扇啊!”
小戚繼光聽了這話,就小大人一樣地來到父親面前,學說了一遍。
可戚老爹一聽這話,又嚴肅起來了,他細緻地跟兒子說:“裝多少扇雕花的窗戶,這只是個門面,而你要能繼承戚家的榮譽併發揚光大,不是靠這幾扇窗戶來撐門面的。你長大後要是能建功立業,便是對得起我們戚家的列祖列宗。否則的話,你再裝多少扇雕花窗來裝門面,那都沒有用!”
年僅*歲的戚繼光長大後還牢牢記著父親的這番話,年幼的他當時就知道了,家裡裝四扇雕花窗就足夠了。
所以,後來的戚繼光最討厭華而不實的東西,他的為人,他的戰法,都一樣的簡單實用。
當然,戚繼光之所以能最終成為戚繼光,除了有一個好父親之外,他還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好老師。
因為戚家可以世襲武職,所以戚繼光十歲的時候,按朝廷的規定,他就世襲了四品指揮僉事的虛銜。不管是不是虛銜,好歹在名義上,他已經是四品官了。這一下,戚繼光倒發愁了。因為按照政府的規定,高品級官員的出行必須遵守一定的禮儀,四品官是一定得乘車子或乘轎子去學校這些禮儀之地的。可戚家一向貧寒,他爹當官的時候就分文不貪,後來辭官不做,就更是日漸拮据,戚繼光到哪整出四品官的排場來呢?
沒辦法,就因為不能乘車、乘轎上學,違背了朝廷禮儀的規定,戚繼光只能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個失學兒童。
可年少的戚繼光並不因此而沮喪氣餒,他自己在家裡發憤苦讀。當地的一位名師梁玠聽說之後,就主動上門來教戚繼光。每天風雨無阻,而且到點來上課,上完課就走,從不在戚繼光家吃一頓飯,也不拿戚家一分錢的報酬。
有一次,戚繼光實在不好意思,就借了錢,置辦了一桌簡單的酒席,把梁老師請來吃飯,也算是謝師宴了。可梁玠來到,一看到酒席,當時就生氣了,說:“我來教你,是敬重你的父親,也是珍惜你是人才!難道我梁玠是為了吃你的飯菜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