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素年錦時 作者:青澀春天

暗天光裡一直持續。那些語言似乎是漂浮在空氣裡的,它們會流動,會漫溢,讓人心裡暖和安定。我尚年少,在這樣的聲息裡將醒未醒,覺得成年的女子,是有著格外飽滿的俗世生活。

春節,我回家,每天早上還醒不過來,母親已經起床,在屋子裡收拾東西,走來走去,一邊絮絮叨叨與我說話,說的都是家裡的事情,如同童年回憶裡一樣。我信任所有真實自然的語言,沒有矯飾,沒有虛浮,有的只是在生活和情感中的逐漸沉定。沒有什麼比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真實地說話,更為令人覺得安全。語言,此刻提供的是一種感情的憑證。代表著延展,代表著繼續。沒有完結。

只是我常常覺得很多話無從說起。就像在平時,見到一些陌生人,一些熟悉和歡喜的人,不知道與之說些什麼。也很少對身邊的人談論自己。所有的時間和記憶,都可以交付給書寫。不可能再說得更多。有些在書中說過多次,卻似乎並未說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有些從無提起過,它們在黑暗中更顯得鄭重端莊。有些事是不能輕易說起的。書寫可以,但那也是不足夠的。

《蓮花》裡面,內河對善生說,人的一生,會帶著一些秘密死去。有一些語言是我們的秘密。這種孤獨的黑暗深處的存在,像一枚炸彈。很多人的體內都有這樣一枚安靜的炸彈,是他的秘密。人無法談論它。即使書寫,也依舊不足夠。

我要寫的這本書,它是一本說話的書。我嘗試做一次清談,且談論的都是關於自己。小說讓人過癮,因為它能搭起華麗舞臺,有燈光,有角色,迷幻詭異,精彩紛呈,作者本身是戲子。清談是一個人站在角落裡,燈光剛好打在他的頭上,他說著說著,也就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對別人說,還是對自己說。

我反覆寫了很久,很多遍。我寫的小說很像散文,散文又像小說,那或許因為我一直是個趨向關注狀態而抹去觀點界限的人。莊周雲:“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遠矣。”很多文字,在書寫的最終,但只求這樣的空寥自足。

是的。很多段落都只是自說自話。如同一個人曾寫給我的信,說:“在下一本書裡,期待煙火人間,飲食男女,春耕秋收,冬雪夏雨……雖然虛無,但過程或許就是意義所在。”我們所能說出的,也只是一個過程,因為結果並不存在於一個絕對的時間。它是連續的,積累的,變化的。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反射變動的光線,映照各異的角度。

如同所寫過的那些書,每次寫完,都是一次結束,一次開端。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關聯。也不起什麼作用。但它們是一個人度過那些無聲而漫長的時光的里程見證。

《月棠記》在這本書裡是個例外。它是萬花筒一樣有著暖彩碎片的小說,本質上更接近一個童話。它講述成人的故事,屬於孩子的心。

這一年,我所寫的,就是一本這樣的書。是一個人在走廊日影下,用竹繃撐起月白薄絹,悠悠用絲線穿過細針,繡上鴛鴦、牡丹、秋月、浮雲……自知沒什麼用處,只是靜坐著勞作,心裡愉悅。那個人繡完了花,另一個人拿起來閒來無事地看。院子裡的落花此時被風吹遠了,喜鵲清脆地啼叫起來。黃昏時下起一場雨,停息之後,有月光淡淡地爬上樹梢。

時間這樣過去就很好。

安妮寶貝

完稿於北京

2007…5…28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大宅

那一天在夢裡,見到舊日南方家鄉的大宅,青磚黑瓦,白牆高高聳起,有古老石雕的壁簷縫隙,生長出茁壯的瓦松和仙人掌。宅子內光線陰暗,木樓梯窄小破敗。一排排房間純為木結構,牆壁、地板、門、窗,是被梅雨和黴溼侵蝕成暗黃色的木板。屋頂開著閣樓式的尖頂天窗,叫老虎窗。屋簷下有燕子築巢,黑色鳥兒不時迅疾地低俯掠過。窗邊的竹竿上晾曬滿各式家常衣服。陽光明亮。孩童嬉戲的笑聲穿過悠長弄堂。

這樣的舊式建築,以前是大戶人家的住宅,後來被佔據公用,裡面住滿各式家庭。大多家庭沒有獨立廚房和衛生間。馬桶放在臥室裡,共用廚房裡,家家戶戶的煤爐和煤氣灶集中在一起。那些房子,在小時候的我看來,如同迷宮一般神奇詭異。走廊曲折漫長,廚房光線幽暗,只有高處一扇小玻璃窗能照進來西落的陽光。房間一間隔一間。開啟一扇門,裡面是別人家的臥室或客廳。老式傢俱和櫥櫃發出暗沉光澤,三五牌檯鐘有走針聲音,布沙發上鋪著手工鉤針編織的白棉線蕾絲。有些人家有四柱的大鐵床,頂上鋪蓋刺繡布篷,如同一個船艙,十分安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