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是說服李密舊將歸順,一次是招降劉黑闥部眾。此次山東之行,非魏徵不可。”

“他才是個七品詹事啊。”李世民說。

“此人有人才,望殿下急用之。”房玄齡拱手道,“可升遷為諫議大夫宣慰山東,聽其便宜行事。”李世民沉思了一下,拍板道:“好,召魏徵晚上來東宮見我。”

房玄齡把想說的事說完了,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端起酒來淺斟慢飲,杜如晦又開口說話了:“得儘快想辦法讓聖上下詔傳位,殿下雖立為皇儲,掌管國家庶政,但畢竟不是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天下就有些人蠢蠢欲動。應儘早讓聖上傳位於殿下,以急定人心,絕他人之望。”

對接班的事,李世民早已急不可耐,聽杜如晦這一說,幾乎坐不住了,他在椅子上欠欠身子,說:“催裴寂辦這事,的確不能再等了。裴寂再不回話,咱只有當面和聖上攤牌了。”

所謂“攤牌”就是逼宮。面對幾個得力僚屬,李世民毫不猶豫吐出這句話,大家也紛紛贊成。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了,管他是皇帝還是爹,如今朝廷各個重要位置都是原秦王的人,強行即大位也不是多麼難的事。

“殿下,”一個近侍走進來,朝李世民拱一下手說,“裴寂裴大人求見。”

說曹操曹操就到,李世民會心地看了看大家,對那近侍說,“快快有請!”

裴寂走路有些打晃,臉呈豬肝色,顯然剛喝過酒,他甩手甩腳走上來,剛要跪地叩頭,李世民忙攙住了他:“裴大人免禮,免禮。”

裴寂也不言語,從懷裡掏出一張聖旨,遞給李世民,噴著酒氣說:“傳位的聖旨我替你討來了。”

“真的,”李世民興奮地幾乎要叫出聲來,他接過聖旨,細細地看著,手有些發抖,也難怪啊,李世民雖從大風大浪中闖過,但畢竟才是二十七歲的人啊,面對朝思暮想的皇帝寶座,心情怎能不覺得激動?

“殿下,”房玄齡走過來,看了一下傳位聖旨說,“請殿下上表固辭。”

為何不收下這天下的禮物?有人不滿地看著房玄齡,房玄齡抖抖袖子,說:“雖然傳位詔書已至,殿下仍須上表謙辭,以絕天下之謗。此所謂‘三辭而詔不許,然後受之’。”

眾人聽了大笑,李世民把聖旨交於房玄齡說:

“這事你儘快去辦,另外登基大典的事現在就可以籌備了,叫太史令算個好日子。”

吃過晚飯,魏徵奉召來到了東宮,李世民把遣他去安撫山東的事一說,魏徵連連點頭說:“理應如此,理應如此。”

見魏徵答應地如此爽快,李世民非常高興,當即讓房玄齡擬旨升其為“諫議大夫”。

魏徵似乎對升官一事不感興趣,拱手道:“魏徵出使山東前有一事相求。”

“說!”李世民靜聽魏徵提條件。

“請殿下儘快答應我以前提出的禮葬太子、齊王一事!”

“這事當然要辦,”李世民說,“等你從山東回來再說,另外這事想安排在登極以後。”

這皇帝寶座李世民是坐定了,登基大典的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房玄齡揮舞大筆,替李世民上表固辭,言辭懇切。高祖自然知道這“謙遜”的含義,他以前好像也幹過,於是下詔不許!一而再,再而三,大家心照不宣地玩著“謙遜”的遊戲,同時加緊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日子也看好了,就在八月八日。這當兒,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等人合計在哪登基。長孫無忌說:“在太極殿吧,那才是皇帝號令天下的地方。”

“我看不合適,”諫議大夫王珪說,“太上皇尚在世,若佔了太極殿於禮於情都說不過去。不如把登基地點設在東宮顯德殿,以示對太上皇的孝敬。只要殿下駕馭天下有方,在哪裡都是天下的中心。”

“這話說得有道理。”李世民贊成的點了點頭。這時,一個東宮參軍走進來,小聲對李世民說:“磁州刺史送來有關魏徵的密報。”

“噢?”魏徵安撫山東,已走了十來天了,他在磁州有什麼不軌行為,竟有人密報他的事,李世民甚覺奇怪,開啟蠟封的密報細細看起來。

事情說起來也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磁州土地爺王刺史好像抓住了原東宮僚屬魏徵的什麼把柄,在密報中煞有介事地說,磁州知悉秦王誅滅反賊李建成、李元吉的訊息後,在通往山東的大道上設定了層層關卡,嚴防李建成、元吉死黨逃往山東。七月中旬,抓獲了兩個重要人犯,一個是前太子千牛李志安,一個是齊王府護軍李思行。三審六問,確信兩人逃往山東,圖謀不軌,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