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內閣首輔張居正對此的態度是不聞不問,這讓眾人頗為的驚訝,以張閣老的嚴謹,天子上課的時候寫錯一個字尚且被訓斥,現在已經鬧的不像樣子,為何不去管。

訊息眾多,想要分析也很簡單,太醫院那邊隱約有風聲傳出來,說仁聖太后陳娘娘去年年中感染了風寒,因為身子弱,一直拖到現在還沒好利索,幾次都很麻煩,不能見客,只能呆在宮中靜養。

因為靠山快不行了,所以孫海這麼死乞白賴的去想法子討好皇帝,也正因為陳娘娘的關係,大家也不好對他做什麼。

“……俺答部請求朝廷增加賞賜的布帛匹數,薊鎮戚繼光上疏言北地去年大雪。牲畜多有凍死,俺答部求朝廷賞賜,是為了以布帛同其他各部交易,圖喘息之機,戚總兵奏疏中說此乃良機……”

張四維在那裡朗聲說著兵部的實務,所謂“賞賜”實際上就是邊境貿易,達成和議之後,草原各部用牛馬換取大明的布帛絲綢,但有定額,名目上好聽,送出去的叫做“賞賜”,拿回來的叫做“入貢”。

也正是因為大明和俺答部有和議,所以戚繼光在薊鎮厲兵秣馬,可卻不能貿然出擊,只能是以經營防務為主,所以遼鎮總兵官李成梁那邊手腳就寬鬆許多。

身為軍將明明有戰勝的機會,卻只能固守,實在是憋悶的勁,所以才屢屢的上疏請戰。

內閣首輔張居正在那裡沉吟了下,戚繼光能去薊鎮做總兵官還是他作出的任命,在這封奏疏來之前。戚繼光已經有私信送來,但這畢竟是國家大政,在朝堂上走走形式還是必要的,張居正轉過身,變成面對萬曆皇帝,躬身說道:

“陛下,邊境太平已有十年,百姓安居,此景頗為不易,何況合議乃世宗肅皇帝所定,豈能隨意更改,邊釁不可擅啟,臣以為,戚繼光奏疏不妥,至於增加賞賜布帛,兵部這邊合計下各鎮缺馬之數,然後會同戶部算出數目,陛下覺得如何?”

張居正說完,上面沒有任何回應,忍不住抬頭一看,卻發現萬曆皇帝目光發散,正在那裡神遊天外。

看到這個情景,張居正的眉頭頓時皺起,頓了頓,聲音又是加大了些,開口說道:

“陛下以為如何!?”

萬曆皇帝身體一震,晃晃頭,這才反應過來,看到張居正有些嚴厲的目光。在那裡清了清嗓子,就和平日一樣說道:

“朕覺得張先生所說甚為妥當,就按照這個辦吧!”

不管張居正在朝會上說的什麼,總歸按照他說的辦就是,萬曆皇帝早就形成了習慣。

聽到萬曆皇帝這般說,張居正也沒法繼續說下去,說了句‘臣領旨’,也就退了下去。

戶部尚書馬自強在列中猶豫了半響,還是出列陳奏道:

“陛下,京師外近日多人訴狀於順天府,說的是御馬監提督孫海侵佔民田,截斷水路,在馬匹買賣之中,賤價強買……”

“這件事寡人早就知道,所謂民田不過是城外那些刁民侵佔皇莊田地,日久天長以為得逞,御馬監有監理皇莊皇店之責,孫海此次清查的仔細了些,至於那馬匹買賣,不過是御馬監裁撤兵士,順便將兵甲馬匹更換罷了,孫海那邊一筆筆帳目清楚,何來什麼賤價強買。馬愛卿不必說了!”

說到此事的時候,萬曆皇帝倒是侃侃而談,且不論真實情況如何,但這維護的心思,大家可都是聽的明白。

眾人都覺得奇怪,戶部尚書馬自強明後年就要致仕返鄉了,從來都是謹小慎微,謙退溫和的性子,怎麼今日如此耿直。

看到馬自強並沒有堅持什麼,瞥了一眼面色淡然的張居正,就自然退下。眾人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眾位愛卿,還有什麼要奏的?”

本來這話應該是馮保或者張誠喊出,小皇帝打了個哈欠之後實在是有些頂不住了,昨夜加了合歡的葡萄酒讓人渾身發熱,現在疲憊有點上來。

“陛下,臣有幾句話要說!”

兵部尚書張四維卻又站了出來,萬曆皇帝捂住嘴忍住哈欠,不耐煩的點點頭,“有幾句話要說”一般不是什麼大政細則,可能去詢問或者勸說,甚至是講個小典故,幾句話應付過去也就是了。

“陛下,分駐天津錦衣衛千戶王通因地方邀請,前往河間府青縣剿滅鹽梟,大獲全勝,共得銀三萬餘兩,已盡數押解來京,算作金花銀增額之數……”

聽到說起王通,萬曆皇帝總算專心了些,張四維又是說道:

“金花銀增額百萬,陛下口諭自籌,臣粗略估算,此時已有七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