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的場合看見張四維反對這樁事。

外面不知道宮內到底是怎麼想,不過都有個猜測,王通這麼經常的大筆銀子送進宮中,總算把上上下下打動。

御馬監提督太監楚兆仁原本因為天津衛那樁事被人笑話。但經過此事,也算是以德報怨了,宮內宮外對他的評價漸漸高了起來。

認為這人不計前嫌,能夠秉公辦差,也不辜負慈聖太后娘娘和萬歲爺的提拔和看重,而且楚兆仁在十一月的時候還提出御馬監各營懈怠已久,光練不戰,應付不了什麼事,應當趁著秋冬肅殺之季,以戰代練。

京師內外諸位大佬如果先前還有什麼疑慮的話,那現在也都是沒了。都認為這楚兆仁的確要下苦心辦差了。

提督京營照例是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右都御史,看到內廷禁軍這般操練,若是自家沒什麼表示,恐怕會被認為是無能或者無用,也只得是督促各軍苦練,也談什麼以戰代練,不負聖恩之類的口號。

這麼一來二去的,京師內外,禁軍、京營各路兵馬都是大練苦練,京師中皇家、百官、百姓所見到的軍兵,都是些富貴閒散人,難得看到這般的勤快模樣,一時間倒是讚譽紛紛,宮內這邊據說李太后和萬曆皇帝都曾誇過楚兆仁。

……

虎威軍成御馬監轄下的營頭這事在京師無非是幾句話定的調子,可到了天津衛這邊可就電閃雷鳴了。

天津衛兵備道於計勇接到了訊息之後,忙不迭的和王通這邊商談,這營頭駐紮的營地,糧秣裝備的供給,千頭萬緒都要確定。

薊鎮總兵官戚繼光派人給孫志彬送了信,分守天津參將孫志彬也登門拜見,現如今王通也有了守土之責,雙方各率兵馬駐紮在天津衛,必須要商議出一個協防守備的範圍,免得到時候權責不清。

這些類似於流程和細則之類的東西最是讓人頭疼,王通耐著性子和他們一樣樣確定,事情好就好在一切早就有了架子,無非走個官面的文章。

從軍將到兵卒,從營房到補給,樣樣都已經是完備,這倒是少操了些心。

……

不過現在王通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那些在澳門蒐羅來的葡萄牙人能做什麼,第二次被叫出來的幾十名匠人在匠坊一直是忙碌。

西人的技術的確好一些,天津衛用的這種火炮,他們在被抽調初來的第二天就已經鑄造了出來,但這種火炮可不是當初所要求的什麼“野戰炮”,移動搬運起來非常的麻煩。

可要造炮架炮車之類的設施,目前火器匠坊的工具就有些不夠了。能造出好用的東西就有賞銀拿,鑄造出來天津衛這種火炮之後每人已經得了五兩銀子,這比起他們在隔離區看到的那兩小箱銀錠可差太遠了。

能造出更好的東西,就能有更多的賞賜拿到,那位貴族和工匠頭目都把話說明,這些人各個起勁的忙碌起來。

火器官坊這邊主事的人王通和任願,那任願本來就是個喜歡工程技術的文官,這麼多懂得不同東西的葡萄牙人工匠過來,真讓他高興的很,從前腦中的一些猜想和琢磨,現在終於找到了驗證的機會。

王通不過偶爾來看幾眼,任願則是連家都不回,每日撲在這邊忙碌,化鐵爐,粘土,稻草,木頭,鏜刀,鑽機,大批材料要收集,許多工具要重新開始製造。

按照任願的回報,造炮本身不難,耗費時間的是要製造種種趁手的工具,當時陳璘的兵丁去搜檢的時候,只是把一些隨身帶著的傢什拿走,很多大型的裝置都以為是無用的擺設丟在了澳門那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王通明白,所以大筆的銀子劃撥了下去。

可那營地中還閒著幾百號人,終於有人忍不住,那艘武裝商船的船長請求見王通一面……

四百一十五

“老爺,那些番人說最好是修個水庫出來。他們造的很多東西都需要用水力來帶動。”

王通手下的工匠頭目喬大稟報說道,聽到這個王通禁不住一愣,隨即搖頭笑著說道:

“都已經結冰了,那裡給他們挖水庫去!”

喬大也跟著笑了,繼續說道:

“小的也按老爺這般說法,那幾個番人說,這是為了長久打算,像咱們匠坊中幾個人拿著繩子拉鑽頭鑽膛的法子又慢又不出功夫,現在修不得水庫,但可以造幾個牛拉的出來用,所以要老爺這邊調撥下牛馬過去。”

王通點點頭,對邊上的孫大海說道:

“咱們虎威軍拉車的牛馬不要動,你去城外牛馬市那邊買些送過去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