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也是做了一走了之的準備,眼下的王通不管從那一方面發動,他三水王都是承受不起,可在天津衛貿易的利潤實在是太過豐厚,讓人捨不得放棄撒手,如果能在這邊做生意,還是要做的。

事情的發展倒是和沈枉的判斷差不多,王通一干人不是意氣用事的人,會從利弊賺賠來判斷和決定,沈枉對於王通來說,也是做生意的商人,何苦跟錢過不去呢?

讓沈枉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他的一干族人親信頗有些不希望他從天津衛離開的,說你這一走,咱們在天津衛的產業,在各處入的份子,恐怕都要被官府一口吞了,而且現在天底下那有天津衛這樣的地方,太太平平的就能坐地賺大錢。

沈枉縱橫海上,一個小小的失誤之後,被王通按在天津衛近十年,雖說這十年也不曾虧了他,可他卻不能甘心,錢財沈枉自然也是心疼,不過能捨也就舍了。

不過天津衛做事卻比沈枉這邊想的講究很多,沈枉的各個產業都沒有沒收之類的,還在天津衛的那些人手也都沒有人拘禁扣押,至於沈枉從一開始在各處入的股份之類的,也都是按照船廠那邊的處置規矩,都是將現銀送到了沈枉的這些產業中,點清了開出條子來,算是兩清。

這件事在天津衛是頗為轟動的一件事,因為沈枉在各處的股份,在船廠的訂金,林林總總加起來,幾十萬兩的銀子,三江商行和保險行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直接送到對方櫃上,還有那手眼小的商戶害怕三江櫃上沒銀子了,急忙過去催錢,結果也是乾脆利索的拿到了銀子,眾人都是讚歎,說三江果然是財雄勢大。

此事不光是證明了三江的財力,更是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三江銀行即將發行銀票的可靠性,也算是做了廣告。

對於沈枉來說,對方的退股等等舉措,並沒什麼過份的,既然大家一拍兩散,那也沒必要替你忙碌,給你的銀子生息,可知道歸知道,想明白卻未必,沈枉當年不過是為了結好王通而投進的銀子,這些年來的利息都已經是超過了本錢很多,更不要說,因為各處的股東身份帶來的種種便利,得到更多利益。

每年豐厚的入息沒有了,種種優惠沒有了,看似沒有任何的損失,但長遠來看,卻是從自己身上割了一塊肉下來,更讓人無可奈何的是,這塊肉還是自己動手割的。

人就是這樣,給他優惠和折扣的時候,他覺得是理所當然,一旦是扣除,就覺得這是損害自己的利益。

這個動作是立竿見影的,沈枉在離開天津衛的第二個月,他的各處生意獲利都是大規模的下降……

當時妻兒被圈在天津衛在,自己的自由也被圈住,總想著離開會有這樣那樣的好處,等現在天高海闊,完全是自由身了,卻發現未必和自己想的那麼美。

下面那些不願意沈枉離開天津衛的手下親信自然也有怨言,他們在天津衛的繁華中習慣了,天津衛貨物豐富,萬事方便,潔淨規矩,都是他們在其他處體會不到的,都已經準備在那裡安家落戶,這麼一走,什麼也不必提了,更別說平時的哪些優惠,原本做的簡單容易的生意也有些難了。

種種種種,讓沈枉也是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海上人求得就是一個暴利,在天津衛這邊沒了優惠,利潤雖然依舊豐厚,卻讓見慣了暴利的沈枉覺得可以找找別的出路了,比如說去南洋……

前段時間,沈枉一直在琢磨如何從天津衛逃出去,對海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也就不那麼關心,呂宋發生的那些事情他了解的並不詳細。

知道的再不詳細,如今已經是五月份,呂宋那邊的訊息也都傳了過來,被王通的海上勢力和南邊的那些海主佔住了呂宋地方,沈枉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佔住了呂宋的人就可以向著南洋一步步的侵襲,同樣的,不在呂宋的人,也就被擋在了南洋之外。

沈枉不認為自己如今還能大搖大擺的進入南洋,可以去做生意,可以去貿易,但也就是和尋常商人一樣,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沈枉沒想到自己離開之後會變成這樣的局面,怨氣也跟著越來越重,眼下他也只能去平戶那邊和倭人繼續做生意,即便是那條線,他也不能完全獨霸了。

松江府上海縣現在依稀有天津衛的幾分氣象了,各處都在大興土木,人力缺乏始終是大問題,江南各府的百姓可不是那麼缺錢貧苦,結果來松江府做生意的海船都被加了附帶的條件,說是一定要去江北各處招募多少人手,才有進來貿易的資格。

能在松江府做生意就是賺錢,江北窮苦人多,招募起來也容易的很,很多大鹽商更是容易,在兩淮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