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1 / 4)

小說:吉諾彎刀 作者:老是不進球

他說:“我和宗通寺也特別有緣分,應該是此生之前,就有過密切的關係。那裡的一切,都讓我覺得格外熟悉。我在那裡,感覺到非常心安。我第一次進入寺院,心裡就油然而生強烈的願望:我應該在此剃度出家,接受出家人的戒律和袈裟。”

我說:“也不想要我和你兒子去看望你嗎?”

逸晨說:“看望又有什麼用呢。我更希望的是,你們也能斷然放下這世間的種種瑣事,專注於解決生命中的根本問題。如果你們也能如此,就是對我最好的陪伴和安慰。”

我說:“你捨得下兒子?”

逸晨先生說:“臨終的時候,一切難分難捨,全都帶不走。捨得捨不得,早晚都要離散分手。”

他說:“孩子如今也大了,做攝影師也做得不錯,完全可以獨立謀生,不再需要我的撫養了。”

他的兒子的確很有攝影天賦,這些年跟著逸晨學習,頗得逸晨先生的真傳,無論是拍風景,還是人物,還是新聞照片,都已經在攝影界嶄露頭角,成為叱吒風雲的大腕,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說:“梁太太剛過身不久,你又這樣離開,他是個內心敏感而溫柔的孩子。也許,會不太理解這件事情。”

我說:“他需要你的父愛。我想,他希望在你的最後時刻,能在你身邊盡到人子之孝。”

逸晨先生說:“總有一天,他會明白他父親的選擇的。正是他母親的離開,還有這個體檢結果,強烈地警醒了我,再沉湎父子情愛,當斷不斷,這一生,就又這樣倏忽虛度了。”

我說:“要是他去那邊找你呢。我覺得他會去的。”

逸晨先生說:“走之前,我會和他好好談談。就算他去了那邊,可能也找不到我。因為,我會跟著宗通寺那些新剃度的比丘,到森林中的傳統閉關中心去。”

我擔心地說:“是我們之前看過的那種閉關中心嗎?在密林中一個人獨住,和周圍的村莊距離都很遠,衣食住行一切都要自己張羅,很難和外面聯絡?”

逸晨先生說:“是的。就是那種。也可能閉關不在泰國境內,可能在緬甸或者柬埔寨的哪裡。”

“啊?”我著急道:“那怎麼行?你現在的身體情況,一個人在深山老林裡,還那麼艱苦,那麼勞乏,怎麼可以?萬一有事,都沒辦法呼救!”

逸晨先生說:“我感覺還好。我會根據身體狀況來決定的。寺院也會考慮到我的身體情況,為我安排合適的地點。你不用擔心。”

他說:“心心,生死之間,什麼救助都只能苟延殘喘於一時,要超越生死,唯一的依靠、唯一的救護,都是自己。”

他說:“森林裡的空氣很新鮮,食物富有營養而且天然無毒害無新增,適當的勞作也有益於身心,禪修停止了大量的胡思亂想和身體盲動,也會節省很多能量消耗。這絕對比在醫院接受化學毒藥和放射線的身心戮害要健康得多。”

他說:“我會健健康康地從禪修中心回來的。不會死在森林裡。”

我默然了一會兒,說:“好吧。如果這符合你的心願,那我永遠支援你的。”

(二)

我說:“搭檔了這麼多年,你這突然一走,我還真是很不習慣。就好像缺了一條臂膀一樣,也許,還加上半邊心臟。”

逸晨先生說:“他們會給你安排新的搭檔的。我已經跟他們說了,希望他們根據你的寫作特點,精心為你選一個心有靈犀的新搭檔。”

我說:“心有靈犀要靠緣分的,有時候,一生也就只有一遭。”

逸晨先生說:“相處久了,共鳴越來越深刻,也就慢慢默契了。我們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配合得這麼好。”

我說:“是你引領我進入文學創作之門的,這麼多年,給了我無數的言傳身教,我的所有作品,都永久打上了你的痕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搭檔的這些歲月。”

逸晨先生說:“文學也好,藝術也好,可以幫助我們把生命中的痛苦和煩惱,透過寄情和歌詠的方式來淡化,或者讓它昇華為美學欣賞。但是,你要清楚地知道,心心,這些都只是緩兵之計,都只是止痛藥、麻痺藥物,雖然會感覺好一點,然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煩惱痛苦不斷產生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定要親自去探明生命痛苦的真相,親自去找到它的成因,這樣,才能徹底破解掉它。”

逸晨先生說:“心心,不要覺得現在還年輕,這些事情可以等到老了再去做,等到ann長大。那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一種假設。以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