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廚娘阿鈺 作者:垃圾王

瞄了幾眼趙言旭那張常年板著的木頭臉,珈藍羽澈似乎想起了兒時教導自己的手拿戒尺的太傅,每次讓自己伸出手掌時,大約就是這種表情吧。

“解釋。”老者也不廢話,只從嘴裡蹦出了兩個字。阿鈺還想著老者得大搖大擺教育自己一番,卻沒想到這趙言旭倒是真的與眾不同。

“如此。學生便表表自己的拙見。”阿鈺躬身一禮,接著卻是第一次在這院中挺直了腰脊。思慮片刻,洋灑起談。

“學生之前拜訪過許多皇城廚師,其中幾位也與學生提過此條廚律。面對他們,學生只問了兩句,如果眾人都守了這條廚律,敝掃自珍,那麼我們碧雲國的廚藝,到底何年何月才能趕上鮫人和焱人;如果,當年的那位天降老者。也守了這條廚律,敝掃自珍,那麼整個碧雲國,是不是早就國將不國,餓殍遍野了?”

兩位老者聽了阿鈺的話,皆不言語,阿鈺卻可以從他們的眼中。看出一抹驚異和深思之色。“學生言辭也許有些激烈,但是想要發揚廚藝的心思卻是不變的。學生一直以為,這世上。許多人強調若是外傳廚藝,則亂了廚律,亂了傳統,不過是為了一己之斂財牟利的手段。廚本大家之藝,廚本為民為人。”最後深吸了一口氣,阿鈺說道:“不過學生有幸,從前輩那裡承接了這門手藝,自然要讓其廣為流傳,以澤後世。廚中有藝,廚中有德,德行之始,在於傳播!”

“好個德行之始,在於傳播!”阿鈺的話語擲地有聲,趙言旭臉上雖依舊沒什麼表情,可是心裡暗暗震驚,這個殷家少年,光憑嘴上功夫,也著實有些能耐,當得上字字珠璣。

“既然你言辭鑿鑿,別的暫且不提,手底下見真章吧。”趙言旭直接指著前面不遠處的膳堂(大戶人家都叫膳堂,小門小戶的叫灶房,也就是廚房),對阿鈺直言。

阿鈺倒是從善如流,只說了句“如此學生獻醜。”便大步流星的走了過去。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好處,不論你多巧言善辨,如果手上沒有真功夫,一切都是扯淡。

金章典和趙言旭並沒有跟著阿鈺,而是迎了珈藍羽澈一起去了後院正堂,喝茶下棋去了。畢竟,這兩位老者都受了那條廚律制約了一輩子,剛剛雖然沒有反駁阿鈺,可心裡還是有些芥蒂,此時仍舊無法大大方方的去看阿鈺製作菜餚。

阿鈺走到了膳房門口,卻是大大的驚奇了一把。這位碧雲國廚師界的第一人,家裡雖說很是簡樸,可是,這個膳房,規模可是正經不小。左面開了一個小屋,是專門做麵食的地方,斜前方拉著一個帳簾,是專門負責做烹炸煎炒等需要過油菜的地方,右前方的角落裡是一個袖珍小爐灶,旁邊的櫃子上擺滿了瓷瓷罐罐,看來這便是專門煲湯煲粥的地方。正右方還是一個單獨的小屋,裡面倒是有一個大大的灶臺,灶臺上放著一口大黑鍋,斜邊堆了不少柴火掃帚糜子之類。單看這個正右邊的小屋,倒是和普通人家的灶房差不多了。

看了看主人家已經準備好的食材,阿鈺挑出了半條豬裡脊肉,兩隻鯧魚,半個冬瓜,兩條小排。挑好了食材,接下來就開始做菜。

首先點好了灶爐,將排骨切成小小的段子,用清水煮起來。這只是製作冬瓜排骨湯的第一道程式。接下來,這邊煮著排骨,那邊繼續處理食材,三兩下將冬瓜去了皮,切成晶瑩剔透的中厚的扇形片備用。把鯧魚去鱗去腮,開膛去內臟,之後用清水濯洗幾遍,直到魚身濯水後,水仍清澈。然後,用阿鈺隨身攜帶的十三香,再加上鹽,少許糖,白酒進行醃製。對於肉和魚等菜餚的醃製,阿鈺可是很有心得。醃製的時間長短,醃製所放調料的比例,還有醃製的手法,都對最後菜餚的味道有著很大的影響。

先在表裡各輕塗了一層十三香與鹽和糖的混料,然後用特殊手法揉捏每一寸魚肉,直到這層佐料侵入了肉中,只是到這還沒完,接著還要再塗上一遍油,一遍酒,再一遍油,然後就是靜置一刻鐘的時間,讓所有的調料自然沉入魚的肉纖維中,以達到絲絲入味。

在等待醃製魚時,最開始下鍋煮開的排骨,正好變色。把排骨用漏勺舀出,然後扔掉第一活水,再接清水,將排骨第二次下鍋。

接下來,把豬裡脊肉切成不過半指厚的薄片,用廚房裡現成的草葉粉漿勾芡,先是過油初炸,在油六層熱時,將肉片完全展開著放入鍋中,待得肉片被炸制淺黃色,用漏勺撈出,放在一旁靜置片刻,置去浮油。這道菜的名字叫做鍋包肉,口味獨特,是阿鈺前世特別喜歡的一道菜餚。

鍋包肉的製作方法雖然並不複雜,但是想要做的正宗,做的好吃,卻是難上加難。因為這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