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在前世被廣為流傳,大江南北都能見其身影。但是,在阿鈺的品菜生涯中,真正能把這道菜做到風味正宗,口味地道的廚師,卻是寥寥無幾。
這道菜,真正的口味是三分酸,三分甜,四分鹹,真正入口之時,彷彿在品嚐著人生百態,令人回味無窮。但是,在前世,許多廚師完全不瞭解這道菜的靈魂所在,竟然美其名曰創意自由,將鍋包肉專門分成了甜口的,酸口的,鹹口的,讓這道菜完全失了自身的韻味,變成了四不像。
阿鈺扼腕之餘,也努力讓自己的廚藝提升,終於成功的做出了這道菜,得到了師傅的讚揚,也在廚藝大賽上獲得了肯定。
接下來,阿鈺卻並沒有著急將裡脊肉第二次入鍋,而是出了帳簾,來到了正右方的小屋,把最大的那個灶爐升起了火,澆了點水刷下鍋裡的餘灰,將已經醃製好的鯧魚放在案板上,耍了幾下刀,熟悉手法之後,阿鈺便迅速的切了起來。兩條魚,全部在側身切八瓣穗,正身且十字花,中間再橫來一筆以便入味。然後,蔥切花,薑切片,蒜且小粒,將魚入鍋,加水沒過魚身,再放入蔥姜,蓋上鍋蓋燜燉。
此時開啟小瓷壇上的瓷蓋,水正翻開,正是放入冬瓜的好時機,將冬瓜片一片片不相疊的放入,之後依舊蓋上瓷蓋熬製。
阿鈺輕輕吐了口氣,她的兩菜一湯,鍋包肉,蒜蓉鯧魚,冬瓜排骨湯,到了這個時候,終於都進入了尾聲。(未完待續)
118 前往赤雲國
鍋裡的菜籽油正滋咋作響,整個膳房中充滿了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