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書→吧→BOOK。
第25節:奈何江山唱晚(25)
就這樣,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當年二十歲的狀元謹慎而小心地計算著自己的生命。1627年八月,三十四歲的周延儒在經過了十幾年的等待之後終於等來屬於自己的機會。這一年天下大變,二十四日天啟皇帝朱由校歸天,三天後信王朱由檢登基,定次年改元崇禎,是為明思宗。與他哥哥毫無止境的縱容不同,朱由檢是一個心狠手辣的角色,一上臺就開始了對魏忠賢勢力的清算,到十一月六日,大勢已去的九千歲自縊於河北阜城的一個小旅館。而朱由檢也拉開了屬於他自己的政治幕布。
還是這一年,隨著魏忠賢的倒掉,京城官員大批被牽連,各大部委出現了許多空缺,有衙門沒官成了帝國的尷尬。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大筆一揮,下令將南京的一大批官員調回京都,各派其職。就在此時,周延儒也被召進京,升任禮部右侍郎。地位改變了,官職提高到副部級了,這也讓他第一次產生了權力野心。然而首都的官場畢竟要複雜很多,和周延儒一樣充滿信心的年輕官員還有很多。因此周延儒明白,此時韜光養晦是最好的辦法。一來,低調行事有助於自己交朋結友;二來,沉默的觀察也能讓他從細節發現更多的問題。
在經過一年多的察言觀色之後,到了崇禎元年,屬於他的機會終於到來了。
(二)二人初露尖尖角
崇禎元年(1628年)的冬季,錦州一帶的邊防守軍發生變亂。朝廷派出撫臣袁崇煥調查此事。袁經過一番調查後得出結論,原因是軍官們層層剋扣糧餉,士兵們覺得忍無可忍才採取這種激烈的抗議行動,目的是以引起朝廷對邊關將士的重視。事實上,這種事情之前在遼東守軍中就發生過數次,例如寧遠譁變,最後也都是朝廷做出了妥協。關寧鐵騎的這種做法,朝廷中早就頗有微詞。同樣,對於新元首朱由檢來說,這個訊息也讓他非常氣憤,剛剛解決完討厭的魏忠賢,邊關就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他有心發作,但一想作為帝國屏障的關東要塞實在馬虎不得,所以暫時按下了滿腔的怒火。
作為撫臣的袁崇煥查明原因之後,詳細彙報了事件的起因、性質和危害性,建議朝廷從速補發糧餉,以解燃眉之需。這位帝國少有的賢臣,在奏章中言辭懇切、痛陳利弊。多年來的經驗告訴他,對邊關將士,尤其是遼東的守軍必須好好安撫,因為他們是帝國最為關鍵的守護者。但是這個一生以精忠報國為人生理想的大忠臣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在皇帝眼中很可能有另一種解釋,而最危險的就是,邊境守軍將領要挾朝廷。這樣想並非是杞人憂天,事實上在此後的十數年中,朱由檢對關寧軍和袁崇煥一直就沒什麼好印象,更談不上信任,而這一次也只不過是不得不妥協而已。
袁崇煥的奏摺一上來,朱由檢便緊急召集朝中大臣,商議解決的辦法。此時的朱由檢剛剛乾掉閹黨不久,怎麼看都像一個有道的明君。但事實上呢,他除了剛愎自用、疑心大之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遼東守軍的這種舉動在他看來實在是討厭至極。而如今面對邊關變亂,大臣們又各個以為自己的元首會毫不猶豫地安撫邊關將士,於是一個個毫不含糊,一致贊同袁崇煥的建議,請求皇上速發內帑,以解救邊關之急。聽了大臣們的意見,崇禎心中立刻就上來一團火,先不說別的,單說這動用內帑,就是他無法容忍的,要知道這所謂的內帑就是指他朱由檢的私房錢。作為當時帝國的第一大守財奴,在朱由檢看來自己的錢就是自己的,捂出毛來也不願意拿出來花,但是他又沒有別的辦法搞錢,只能不斷地加重賦稅,最後搞得民怨沸騰,四處造反。但如今他初登帝位,年紀輕、閱歷淺,兜裡確實也沒多少錢,所以一聽大臣們要他拿內帑,早就氣得半死了。生氣之餘他便開始胡亂琢磨,最先想到的就是邊防軍鬧事的原因,在他看來,邊關之亂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腳。本來他以為大臣們肯定也會這麼想,但誰知一開會才發現,自己身邊這群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兒,但自己又不好發火,於是只好裝死,遲遲不表態。
←虹←橋書←吧←。
第26節:奈何江山唱晚(26)
一班大臣一看大佬陰沉著臉,也不說話,心中各個打起鼓來,但方才話都說了,此刻也沒法再吞回去重說,只好傻乎乎地看著。就在這個時候周延儒不慌不忙地站了出來,先是陰陽怪氣地說了一番邊關守軍的重要性,接著又提出疑問說,之前寧遠譁變,朝廷給錢,現在錦州鬧事還給,給倒是可以給,可這口子一開,各處邊境守軍要是都來鬧事都要錢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