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
蔣東平對甄臻印象也是很深刻的,甄臻去周家那兩次,他都在隔壁房間,留意過孟麗這位農村親戚。
孟麗的這位嬸子罵人時,那叫一個抑揚頓挫、光芒綻放!
簡直比蔣東平在單位演講還帶勁,蔣東平在自家房裡邊聽邊鼓掌,要是他有個這樣的娘,從小也不能被人欺負成那樣。
甄臻笑笑:“你倆多久了?也不透個口風。”
孟麗臉紅著,“沒多久,這不是怕成不了被你們笑話嗎?原本想過完年再跟家裡說的,誰知道這麼巧被你撞見。”
孟麗離婚也有小半年了,看來是把甄臻那句話聽進去了,比第一次相親時謹慎不少。
“你們倆郎才女貌,我們怎麼會笑話?要是定下來,就早點帶回家讓你爹孃長長眼。”甄臻交代道。
孟麗略不自在,“人家說離婚的女兒上門過年,會給孃家哥哥帶來黴運,我爹孃雖然不計較,我哥也不是那種人,可畢竟有兩個嫂子,還是等過了年再說吧。”
這年頭亂七八糟的忌諱可不少。
甄臻也不好勸的,家裡還有不少事要忙,她騎上車就回去了。
蔣東平目送著她離開,“你嬸子對我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啊?”
孟麗也有點忐忑,甄臻不是她親孃,可她還是挺希望嬸子能肯定自己的眼光。
殺豬這天,孟老太爹和孟老大一家早早就過來幫忙了,這可是家族頭等大事,大國爹不在了,他們能不幫襯著點?
豬一早都是騸過的,膘肥體壯又不帶任何腥味,村裡人早就盯上孟家這頭豬了,都圍過來看熱鬧。
殺豬的過程有點血腥,大丫捨不得老母豬,哭著叫不要殺,甄臻就叫焦蕙蘭把她帶走,省得她留下心理陰影。
剖開豬皮,看清那豬肉的層次時,村裡識貨的人就直點頭。
“這豬不錯,吃起來肯定香。”
“你看這後腿肉!孟家這豬怎麼養的,這比公社的豬壯多了!”
孟大國拿刀,孟一勇掌秤,兄弟倆安排的明明白白,饒是甄臻這個旁觀者都覺得再滿意不過了。
這兩個乾飯小子,平常看著不出挑,做起事來卻一頂一的好,比村裡同齡人強太多了,就是偷奸耍滑的孟一勇,認真起來也叫甄臻刮目相看。
不過她還是站在一旁主持大局,怕分肉時惹出不愉快,落人話炳。
鄰里之間平常處的都不錯,要是因為這幾塊錢鬧出矛盾來,那可不划算。
這種事也不是沒發生過。
秋收後大隊殺豬時,李德成給每家發了號頭,叫各家排隊上去拿豬肉。
排隊嘛就有早有晚了,前頭的人都分到裡脊肉後腿肉,臨走時都樂呵呵笑著,中間的人雖然不如前頭的,可一想到比後頭的好,心裡也還舒坦。
偏偏住在孟家後面的老孫家運氣差,抽到了最後一號,這手氣也是沒誰了。
好不容易輪到他家時,一頭豬已經分的七七八八,沒一點肥肉了,只剩下一塊瘦巴巴的肉不好另說,還連著壓秤的大骨。
壩頭村本來就窮,別的村一人能分兩斤肉,壩頭村一家才兩斤,這兩斤肉誰家不想炸點豬油存著,再叫家裡吃幾頓?
都分著瘦肉和骨頭,那還吃什麼吃?
孫家人媳婦當時就黑了臉,說李德成欺負她家是外來戶,故意給了她這號頭。
李德成也不高興,說你自己手氣差怪誰?
還是甄臻看中了那瘦肉和筒骨,把手裡的肥肉換給她,才叫她抹乾眼淚。
農村人處事是門學問,這次賣豬肉,甄臻就怕出這樣的事,一早就把裡裡外外的關係給理好了。
苟子娘和張翠花家跟她往來多,多送一兩一兩也正常。
李德成平常沒少照顧孟家,也多送一一兩肉。
穿紅衣服的大娘看著不聲不氣的,其實是張巧紅的一舅媽,這也算拐著彎的親戚了,總要對人家客氣點。
別看那戴帽子的老大爺臉皺巴巴的,人家可是退伍老兵呢,十多年前孟華貪玩落水,還是老大爺跳下河把孟華救上來的。那寒冬臘月可不容易,老兵也因此烙下了病根,對著這樣的救命恩人,你說不多給幾兩肉能像話嗎?
其他人都多送拇指頭大的肥肉,也不是多貴,反正就是那麼個意思,大家佔了便宜都很高興。
孟大國年紀小,哪裡知道這麼多門道?多虧甄臻在一旁提醒著,才沒辦錯事。
那邊分著豬,這邊也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