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是蔣東平單位一個老同事的,對方六十來歲,嗜酒好賭,家裡被他作幹了家底,一家七口人飯都吃不上,只好把自住的七十平房子拿出來跟蔣東平置換,要價一百。
“嬸子,你覺得這套怎麼樣?”孟麗問。
她非常看好這一套,首先這套房子是三套裡最大的,足足有七十平!地理位置也相當不錯,離單位很近,鄰里都是家屬區老同事,有知識有涵養,倆人住在這裡安全性要好很多。
一百雖然貴了點,可倆人湊湊也是能拿出來的,再說嬸子也說了,買房夠一夠是很正常的。
甄臻卻獨獨沒看好這一套,同事之間八卦最多了,孟麗這情況要是住這套,還不知道會被編排成什麼樣。
再說好酒好賭的人品行不端,當下倒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就怕後面反悔,或是家裡人覺得賣虧了起歹意。
蔣東平是外來戶,孟家也不是縣城的,這倆人帶著一個不喜見人的老母親,要是出了點什麼事可怎麼辦?
孟麗琢磨:“嬸子,不能吧?這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那家就是想鬧也不能鬧,就算見官,我們也能拿出證據來啊!”
“證據?你跟這種人講證據?萬一人家就盯著你給你使絆子,你有多少張嘴能說清楚?更何況你們還是一個單位的,你住著大房子,他們全家天天睡在一個20平的小房子裡,他心裡能好受?他想到這事心裡能舒坦?賭鬼就夠你受的了,這還是個酒鬼,這要是鬧起來,你們倆拿什麼跟他對抗?”
孟麗想說這年頭還有人敢鬧?那不是一舉報一個準?
轉念一想,那老頭子的侄子還是某個糾察隊隊長,真要顛倒黑白,抓住他們的小辮子,把他們打倒了,他們跟誰說理去?
真到了那一步,後悔都晚了。
孟麗也是個聽勸的,當下就說:“那嬸子,那就不買這套了,你看好哪一套?”
出乎意料,甄臻竟然最看好第一套。
原因是老倆口看著很有素養,為人也和善,房子雖然只有六十多平,可是有院子,還有配套的託兒所,這條件放在後世,妥妥的市中心學區房。
倆人又折回第一套房。
“叔叔,阿姨。”孟麗打招呼,“我們想再看看這套房子的情況。”
老人家很久沒看到年輕人上門,高興道:
“隨便看,你們想知道什麼都可以問我。這房子不算多豪華,但有個院子呢晾曬就很方便,以後你們有了孩子,孩子在院子裡玩肯定比樓房要安全,西邊就是家屬區幼兒園,孩子上學很方便的。”
甄臻問:“房子這麼好,怎麼想起來要賣?”
老倆口直嘆氣,原來賣房是他們閨女的意思。
閨女嫁了個外地人,很少回家,弟弟死後父母一直沒人照顧,閨女實在不放心,就想把家中房子賣兩間出去,價格低點不要緊,主要是新買家要和善,萬一老倆口有個頭疼腦熱的,能幫忙送送醫院。
這年頭最講究鄰里關係,就算人家不說,看到人家獨居老人生病了,你作為鄰居還能不把人送去醫院?
不過買房畢竟是大事,不是自己掏錢,她也不好說太多,就讓孟麗拿主意。
孟麗越看越喜歡這間小院子,最後咬咬牙同意下來。
倆邊簽了合同按了手印。
辦好後續後,甄臻問:“什麼時候搬新家,嬸子送個禮物恭喜你一下。”
“搬新家?早著呢!”孟麗咽不下這口氣,雖然嬸子幫她罵了周長勝,可還是有人說她不生,孟麗打算在那套房子裡住一段日子,等她圓房了、懷孕了、生娃了,狠狠打夠老周家的臉,再搬走!
甄臻也只能隨她去了。
他們打算年前就把婚事給辦了,這年頭很少有像蔣東平這樣為小家考慮的男人了,別說七十年代了,就是五十年後,也多的是不想買房,怕女方佔自家便宜的男人。
蔣東平工作幾年就能存夠錢買大房子,不裝死、不推脫,勇於承擔責任,只這一點就能無人能比。
蔣東平原想要辦個隆重的婚禮,他才剛提出來,就收到了周淑芬生孩子的訊息。
周淑芬之前生了三個女兒,這一胎懷著時肚子就是尖的,村裡人都說肯定是兒子,她也一直盼著能來個兒子,好在這一胎如願了,湊成了一個好字。
這年代的農村人都想生兒子,沒有兒子就會被人欺負,沒有兒子就覺得沒後了,甄臻理解不了,卻也不可能去跟她說男女平等。觀念想要改變哪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