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張翠花就來說,殷知青和潘知青都被作為反面典型,拉去改造了。
這年頭改造可不輕鬆啊,殷雪逃跑就算了,還想偷渡去港城,這性質不是一般的惡劣,怕是要送去遊街的。
潘東明雖然是連帶的,但因為撞到槍口上去了,責任也是不小的。
保守估計,這倆人下半年是不好過了。
村裡少了這倆人,好像也沒什麼變化,大家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程素聽到訊息後也沒什麼反應,她是很喜歡潘東明,可一想到潘東明想送她去坐牢,她就無法釋懷,甄大娘說得對,她的目標是京大,是透過考大學早些回城,而不是滿腦子情情愛愛。
改造就改造吧,他那麼喜歡殷雪,和殷雪一起住牛棚,應該高興才對。
程素想明白這一點,就歡歡喜喜地去找她甄大娘了。
孟家人早已把程素看成自己人了,孟大國幾人見了程素都要安慰幾句,叫她不要放在心上,還說潘東明和殷雪那種人,送去改造是為了他們好。
程素頭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心裡暖融融的,也是從心底把孟家人當親哥親嫂子看待。
孟華今年要實踐進修了,按照社來社去的原則,大部分大學生都要發回原籍,但孟華在學校表現出色,老師問過他的意思,想叫他留校,孟華還有些拿不準。
他吃過賺錢的甜頭,自然想早點畢業賺錢。
有人覺得只有在國家需要的崗位上工作,才是為國做貢獻,孟華不這樣想,一個人有錢了富足了,就能帶動很多人富裕,這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
再說他有錢後還可以反哺家鄉,為家鄉捐款修路通電,不比按部就班工作強?
不過他今年學習加進修,課程不算輕鬆,也想早點回學校。
八月下旬,孟華買好火車票,打包好行禮。
他娘這是給他買了多少東西?
襪子、褲衩、夏裝一身、冬裝一身,一件剛織的咖啡色毛衣、一兜蘋果、兩瓶罐頭,真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他嫂子還給他做了一件秋裝外套,就是放在京城看,也是非常時尚的。
“娘,嫂子,這東西太多了,我實在拿不下。”孟華嘀咕。
“怎麼拿不下?用床單困在一起,打成豆腐包,有多少都裝得下。”甄臻笑道。
焦蕙蘭也覺得帶的太少了,總怕小弟在那邊吃苦,想把家裡好東西都叫他帶上,就偷偷塞了兩瓶辣椒醬在孟華包裡。
孟華墊了墊,笑著搖頭:
“真是沉甸甸的母愛。”
陶愛紅看得直咋舌,偷偷在心裡撇嘴,心說婆婆也真是捨得,衣服就算了,罐頭一買就是兩瓶,怎麼就沒看婆婆對她那麼大方呢?
陶愛紅絕不承認家裡的罐頭都是她偷吃的。
甄臻也叫三兒子說的一笑,倒不是她偏心三兒子。
對三兒子好,一來是而因為三兒子一年回來一次,在外學習也是很不容易的。二來是因為原著中孟華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性格鑽營,做事激進。
甄臻不是他的腿部掛件,無法時時刻刻去提醒他走正道,只能用家人的愛能滋養他,讓他時刻為自己留條後路。
“你哥養豬場怎麼樣了?我好久沒過去了。”甄臻不經意問。
孟華哪裡不知道他孃的意思,就笑笑說:
“您老哪是好久沒過去啊,這是特意來打聽我跟我哥的情況呢,您放心好了,我跟我哥好著呢,昨天我倆還一起下河摸黃鱔和龍蝦呢!要不是時節不對,兒子一定給您摸點螃蟹回來!”
這倒黴孩子,讀個大學長進不少。
想忽悠他是越來越難了。
不過看著大兒子和三兒子關係越來越好,她也是很高興的。
做父母的只要不偏心,不重男輕女,孩子們的感情就差不了,偏心其中一個孩子,尤其是男孩,不僅會把被偏愛的孩子養成白眼狼,更是寒了其他子女的心。
甄臻想炒點零食讓他路上帶著吃,可孟華不愛吃瓜子和板栗,再說今年的板栗還沒下來,她也是好久沒炒過栗子了。
倒是八月下旬,春花生剛收了一波,正是吃的好時候。
甄臻把花生倒在院子裡曬乾,叫三個兒子把花生米剝出來,幾個孩子也過來幫忙了。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就剝了滿滿一筐,今年的花生真是不錯,顆顆飽滿,用來做五香花生米一定很不錯。
甄臻把花生米用水洗乾淨,放入五香和八角香葉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