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三年前,孟老太也不信二兒媳的,可如今二兒媳變好了,把這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人的氣質見識也不一樣了,再說孟華不是叫她給弄進京大了嘛。
孟老太就覺得二兒媳不是胡亂承諾的人,要是招弟真能考上大學,她這個做老太的怎麼也要託一下。
“你真覺得她能考大學?”孟老太問。
甄臻知道農村人都是老思想,覺得女兒只有嫁人了,才能幫襯孃家。
“娘,招弟就算找對方,又能找什麼樣的好人家?這年頭家家戶戶吃不上飯,未來姑爺就能不顧自己家,大方地補貼媳婦孃家?”
“巧紅就是見孟麗二婚嫁的不錯,想叫孟麗幫忙張羅一下,讓招弟嫁去城裡吃皇糧。蔣東平每次回來都帶一大包東西,我尋思著她是眼饞了。”
甄臻聽笑了,張巧紅還真敢想。
“人家蔣東平幫襯你們,是因為孟麗頭胎就是雙胞胎,今年工資還漲到二十了,只比蔣東平少五塊。女方收入高,男方自然就不敢輕視,可招弟有什麼?既沒有工作又沒有學歷,想叫男方跟蔣東平一樣對她,怎麼可能呢?”
孟老太知道她說的有道理,“可現在大學考試不是停了麼?招弟也去不了工農兵大學。”
“現在停了不代表以後不放開,我尋思著上頭遲早要放開考試的。招弟已經跟我學了大半年了,再學幾年,就算考不上大學,也能考個專科技校,出來後有國家分配工作,再找個城裡物件,不比找泥腿子強?”
孟老太認同了她的說法,其實她也是個開明的。
要不是現在學校停了,她也願意把重孫女都送去讀書。
孩子還是要讀書的,讀書才能明白事理,孟老太從小就崇拜有文化的人。
二兒媳說話很有文化,孟老太就聽她的。
“行,我回去跟張巧紅說,給招弟再留幾年,說不定咱們老孟家能出第二個大學生呢。”
甄臻又給了他們一瓶酒帶回去,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尋思著大過年的,收兒媳一瓶酒不算什麼。
老倆口就給收下了。
回去後,老大家自然就知道老二媳婦給了老倆口一瓶酒。
老大也不是要貪這酒,就是覺得老二媳婦每次送的都是好東西,想看看是什麼酒。
這一看才發現,送的竟然是內銷的三大革命茅臺。
這五星茅臺可是一般人喝不起的,孟老大想嚐嚐是啥味,又覺得自己糟蹋了這酒。
晚上,孟老太爹切了一碟豬頭肉,就跟孟老太對飲了幾杯。
茅臺貴的要命又怎樣?
二兒媳敢送,他們就敢喝,辛苦了一輩子喝口茅臺怎麼了?
老大拿著酒杯進來跟他爹討了一酒盅。
孟老太爹也是個摳門的,真就給倒了一杯,多一滴都沒有的。
孟老大嫌他爹摳,卻一點法子沒有,這是老二媳婦送的,他哪來的臉撿便宜?
他細細品嚐,覺得這五星茅臺就是不一樣,那香味遠遠超出市面上其他酒,比他過年喝的散裝白酒不知道好多少倍。
“爹,啥味道啊?”倆兒子問。
孟老大故作高深,嗞了半天,給了一個字:“香!”
這酒是甄臻託趙美蘭買的,後來趙美蘭靠豬肉賺了不少,過年時特地拎了兩瓶茅臺給她。
甄臻也沒推辭,她知道那批豬肉能賺不少錢,拿兩瓶茅臺實在不算什麼。
其實她囤茅臺也不是為了發財,雖然後世茅臺貴,可也貴不過文物吧?
這年頭有錢還是倒騰文物翡翠來的划算。
囤茅臺純粹是覺得如今的酒比後世香。
就跟有人埋女兒紅似的,家裡這麼多孩子,多囤一些,等孩子結婚拿出來喝,也是很有儀式感的。
這些都是她用公賬囤的,前後買了十多瓶,如今在國營飯店喝茅臺不太需要票,可一瓶七八塊也不是誰都喝得起的。
甄臻打算等改革開放後再分家,到時候各幹各的事業,互不干擾,多賺多幹,少賺少幹,各家憑本事賺錢。
現在之所以不分家,是想著家裡吃喝用度都不少,住在一起本來就分不清,倒不如不分省事。
天冷後,爐灶天天生著火,上面不是燒水就是煮粥。
甄臻一早就煮好了孩子們最愛的八寶粥。
“阿奶!”大丫跑進來。
“阿奶!”二丫跑進來。
“阿奶!”三娃扶著門,小心地踱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