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我每天都會凌晨五點起床去教室讀書,晚上11點回到宿舍。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成為全班第一。三個月後第二次考試的時候,我果然超過了原先成績最好的幾個同學,成為班上第一名。這件事讓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是周圍環境的產物,同什麼人相處,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所謂“近朱者赤”,就是這個意思。我還懂得了,一個人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有了這種目標,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期望的結果。在這以後,我也更加自信,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同任何人競爭。這種自信心,加上對於目標以及努力的重要性的感悟,在以後的生活中幫助我實現了更多的願望。
一。從遠郊到北大:腳踏車的年代(7)
那一年我住校,只有週末能騎車回家一次。我們住在很大的集體宿舍裡,學費是由國家負擔的。我們睡的是上下鋪。冬天夜裡要去廁所,可就慘了。因為廁所是露天的,我們都是跳下床,撒腿就往廁所跑,解完手再撒腿跑回來。所以,夜裡經常聽見各宿舍的同學快速的跑步聲。
這一年,我很快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我要考上北大的英語專業。這個目標在當時這所學校,還沒有人達到過。我仍然堅持凌晨五點起床,一直學到晚上十一點鐘,只有在去食堂吃飯的時候才休息一下。我放棄了所有課餘愛好,把心愛的小提琴收了起來,把乒乓球拍掛在牆上,整整六個月沒有任何娛樂。我的精力完全集中在學習上,生活變得非常單調乏味。母親看到後暗自為我擔心,怕我承受的壓力太大,甚至怕我萬一沒考上,會不會做什麼傻事。
有一天去食堂的路上,我忽然聽到廣播里正在播放李谷一唱的《我們的生活比蜜甜》這首歌。我覺得,這首歌簡直太美了!當我被這首從校園廣播喇叭裡傳出的歌曲感動得幾乎落淚時,才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已經變得多麼枯燥。我想象著有一天,自己會在北京大學校園,在美麗的未名湖邊散步。我知道,我的目標實現以後,我就可以用輕鬆的心情去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愜意;也會更愉快地享受我所鍾情的各種美妙的音樂了;我現在的努力最終將會得到回報。
就這樣,憑藉著後來成為我成功基礎的決心和韌勁,憑藉著這種刻苦努力和全身心的投入,經過一年的時間,我終於以390分的成績超過了當年320分的外語類考生錄取分數線。
從高考錄取比例來看,我考取北大英語專業的機率本來不大。因為北大英語專業在北京地區只招收二十人。而北京地區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成千上萬。由於我最拿手的地理單科考試發揮失常,我的高考總分並不太高。英語單科成績雖是全縣最高,也只有88分。筆試這一關透過之後,我還要和一百四十多名考生一起衝刺口試這關。這一百四十多名考生中,有不少是北京各大院校的子弟。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一點兒也沒有感到緊張,也沒有懷疑過自己是否能考上。在這樣的時候,我不想被“是否”、“假如”之類的想法干擾。也許是因為求勝心切,當時我有一種近乎盲目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會被北大錄取。
口試那天,是大哥陪我去的。他北京師範學院的一些同事在這以前,曾經對他表示過疑慮,認為考取北大對我來說會非常困難。他們這種懷疑絲毫沒有影響我的表現,因為我覺得,他們並不瞭解我和我報考北大這件事情上的決心和信心。
這也成為伴隨我至今的一個性格特點:我總相信自己能夠得到期望得到的東西,相信自己能贏。後來,當父親接到電話說我已經考取北大時,我甚至沒有感到特別興奮。對我來說,這個結果早已是預期之中的事。在我以後的人生當中,我逐漸明白了這樣一點:我們在生活中得到的,只是我們期望得到的結果。換句話說,為了得到一種結果,你必須有相應的期望。在我後來讀過的許多書裡,也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中國有句老話,管這叫“心想事成”。
而即將展開在我面前的大學生活,則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
1980年,“*”結束後的第四年,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這時的中國正逐漸對外間的世界敞開大門。那是一個多少有些讓人眩目,又異常激動人心的年代。我以前聽過的大部分歌曲都是革命歌曲,現在能夠越來越多地聽到吉他演奏的以愛情和人們日常生活為主題的樂曲。它們對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感染力。父親特意給我買了一把吉他,作為考上大學的獎勵。我對美國和英國的流行音樂和民歌非常喜愛。當時,西方國家正在流行新浪潮、合成流行樂、早期嘻哈和金屬樂,而在中國,西方二十年前的流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