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公共衛生領域擴充套件到包括文化健康,將是本世紀最大的挑戰。'前面兩段取自丹內特(1999B)。'
第38節,人類自由是脆弱的
人類自由是脆弱的
鯨徜徉於大洋,鳥翱翔於高空,而根據一個古老笑話,體重500磅的大猩猩可以坐在任何它想坐的地方,但這些造物中沒有一個擁有人類所擁有的那種自由。人類自由不是個幻覺,它是一種客觀現象,區別於所有其他生物學狀況,而且僅見於一個物種:我們。人類主體的自主性與其他自然裝置的區別,不僅從人類中心視角是可見的,從可採取的最客觀諸立場(此處的複數形式很重要)也是可見的。
人類自由是真實的——就像語言、音樂和貨幣一樣真實——因而可以從一個嚴肅的科學立場出發加以客觀研究。但也像語言、音樂、貨幣和其他社會產物一樣,其永續性受到我們對其所持信念的影響。所以並不奇怪,我們冷靜研究它的企圖,會被對我們會笨拙地殺死顯微鏡下標本的焦慮所扭曲。
人類自由比這個物種更年輕。其最重要的一些特性只有幾千年歷史——進化史上的一眨眼——但在這一短短時間裡,它已經以和諸如富氧大氣層的形成和多細胞生命的創造那樣的偉大生物轉變同樣顯著的方式改造了這顆星球。
自由必須和生物圈的所有其他特性一樣進化出來,今天它仍在繼續進化。在世界的一些幸福部分,自由如今是真實的,那些熱愛它的人對它的熱愛是明智的,但它遠非不可避免,遠非普遍。如果我們更好地理解自由如何產生,我們便能更好地將它保留到未來,保護它免受它許多天敵的傷害。
我們的大腦是由自然選擇所設計的,而我們大腦的全部產物也同樣是被設計的,在一個短暫得多的時間跨度上,由一個並未豁免於可辨認因果關係的物理過程所設計。那麼,我們的發明,我們的決定,我們的罪行與勝利,如何可能不同於美麗但無關道德的蜘蛛網?一個作為和解禮物而帶著愛心製作的蘋果派,與一個由進化過程“巧妙”設計來吸引食果動物為獲取一些果糖而散佈其種子的蘋果,如何可能在道德上有任何不同?
如果這些只是被當做反問句對待,暗示著只有一個奇蹟才能將我們的創造物與物質機制的盲目而無意圖創造物區分開來,我們就會繼續在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傳統問題上繞圈,繼續陷在難解奧秘的漩渦之中。人類行動——愛與創造力的行動,也是罪惡與罪過的行動——距離那些原子事件(無論會不會隨機轉向)實在太過遙遠,以至我們無法一看便知如何將它們歸入一個單一而連貫的框架。
數千年來,哲學家曾試圖透過大膽一躍(或兩躍)跨過這一鴻溝,要麼將科學放回它自己的位置,要麼將人類自尊放回它自己的位置——或者宣稱(正確但缺乏說服力地)非相容主義只是表面的,但並未深入細節。透過嘗試回答這些問題,透過勾勒一條可將我們從無意義原子一路帶到自由選擇行動的非神秘路徑,我們為想象力開啟了線索。自由意志與科學(無論是決定論的還是非決定論的——這不會帶來差別)的相容性,並非如它一度看上去那麼難以令人信服。
本書所考察的主題不只是學術難題、趣味盎然的待解概念謎語或尚未被優秀理論所把握的奇特現象。許多人視之為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人們的恐懼傾向於放大不同分析意圖所傳達的含義,並扭曲爭議,而將其變成或好或壞的生硬宣傳工具。
“自由”一詞所引起的情緒共鳴,如同“上帝”一樣,總是會吸引一群虔誠信徒,急切地撲向任何錯誤舉動、任何威脅、任何讓步。結果是,傳統往往可以坐享免費安樂窩,或差不多這樣。人們傾向於認為,作為一種策略性智慧,傳統所採納的教條最好留著別去細究,即便這麼做是可能的,因為那隻會是在捅馬蜂窩。於是傳統思想便繼續存在,很大程度上免受挑戰,並隨時光流逝而罩上了一件珠光寶氣的貌似無懈可擊的虛假外衣。
第39節,
在許多其他思想家的幫助之下,我已嘗試說明,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將這些神聖莊嚴但又脆弱不堪的傳統替換成一個更自然主義的基礎。放棄諸如設想中決定論與自由相沖突這樣得到尊重的規誡,放棄將奇蹟般執行的自我或靈魂當做責任所止之處而帶來的虛假安全,確實有點讓人心驚膽戰。哲學分析本身不足以在我們的思想中促成如此戲劇性的轉變,即便它在根本上是正確的,而這本由哲學家寫的書最基本的特徵,是由非哲學家們的工作給它注入的卓越性。
在我看來,哲學家作為哲學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