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肩旁左右“缺盆穴”各自刺了幾下,先止住她胸口掌傷的疼痛,悠然吟道:
“青陀羅花,見血生毒,入腹倒卻無礙。兩位先用嘴巴,相互吮吸傷口……直到,血中絕無凝結的細微血塊為止。”
蘇習之和詹春聽了,都頗覺不好意思,但這時性命要緊,傷口又在自己吮吸不到的肩背之處,只得輪流替對方吸出傷口中毒血。
殷揚笑眯眯的看著兩人相對吸血,口上言道:“等到前面市鎮,尋著藥店,再給你們配些藥就行了。”
蘇詹二人見識過此人輕功,這時對視一眼,均是不住口的稱謝。
二人各折一根樹枝作為柺杖,撐著緩步而行。詹春問起殷揚的姓名,殷揚不願細說,只說了句姓“殷”作罷,蘇習之二人也不敢再加追問。
回到道上,殷揚讓出自己的馬車與兩人同坐,自己則擠到紀曉芙母女的大馬車裡湊活,並解釋所救得這二人的緣故。
行了一個多時辰,駕車抵達沙河店,五人投店歇宿。殷揚開了藥方,命店伴前去抓藥。
這一年,豫西一帶未受天災,雖然蒙古官吏橫暴殘虐,和別地無甚分別,但老百姓總算還有口飯吃。沙河店鎮上店鋪開設如常。店伴抓來了藥,殷揚隨意吩咐,命其把藥煮好,端餵給蘇習之和詹春服下。
如此,在客店中住了三日。
殷揚每日自己行動,或是與紀曉芙、楊不悔說話,並不理睬自己所救得那倆人。但蘇習之和詹春整日裡外敷內服,到得第四日上,蘇詹二人身上所中劇毒,已經全部驅除。
二人不知殷揚來歷,確自大為感激。雖仍不名像殷揚這樣的少年郎,與那少*婦女孩兒是甚關係,但問起殷揚目的何處,便表示同路同去的意願。
詹春更對蘇習之說道:“蘇大哥,咱兩人的性命,是蒙這位殷少俠相救,可我那五個師兄卻仍在到處尋你,這件事還沒了結。你便隨我上崑崙山走一遭,好不好?”
蘇習之吃了一驚,道:“上崑崙山?”
詹春道:“不錯。我同你去拜見家師,說明你確實並未學到我崑崙劍法的一招半式。此事若不得他老人家原宥,你日後總是禍患無窮。”
蘇習之心下著惱,說:“你崑崙派忒也欺人太甚,我只不過多看了一眼,累得險些進入鬼門關,該放手了罷?”
詹春柔聲道:“蘇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