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得通,上能告慰朝廷,下能糊弄百姓,遠能載入史冊,近能結賬走人了,終於能有個說得過去的交代了。
現在,萬民的以工代賑早已結束,遼兵的撤離已經開始,只是,蘇軾很想把遼人的馬匹給留下來,因為遼國的聯姻團有幾千匹馬,他們去流求要坐船,馬就不大可能會載了去,這不是一隻天大的皮夾子嗎?一匹馬以一百貫計,就是幾十萬貫的財富呀!
在宋,即使有澶淵之盟,遼人對宋國的馬匹交易還是嚴格控制的。zǒu私馬匹,抓住的話,一匹馬就能要人命。如,靖康之恥後,金人與高麗人貿易,一匹高麗馬要三個北宋宮女換,可見馬之珍貴。現在,蘇軾也知道王木木要遣返遼兵的事了,王木木遣返遼兵,這些遼兵原騎原還,自已的坐騎自已再坐回去。蘇軾想要下這些人的馬,幾千匹吶,不是小數。可王木木沒點頭,蕭仙兒想自已老公可以要或不要,但不能便宜了外人;蕭霞抹更是小心,我是要回國的,我若把馬留在流求,算是郡主的嫁妝,那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