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像蔣介石這種人,只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安樂,他只知為己,不知為人,而且毫無信義!”23漸漸地,他離開了政治舞臺的中心,離開了中國,晚年在美國以唸經和下棋度過了餘生。
張靜江在任何時候都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絕不趨炎附勢。一旦他認為是該做的事情,那是奮不顧身,什麼都不怕的。20世紀20年代末,李濟深因與蔣介石意見不合,時有摩擦,蔣介石邀他前去南京面談。李濟深深恐有詐,到上海後先找張靜江,問他怎麼辦。張認為蔣介石是欺軟怕硬的,若膽怯不去,以後更難出頭,還是應當去。於是邀了吳稚暉權當李濟深的保鏢,同去南京會蔣。張靜江還說:“要殺頭一起殺,諒他也不敢!”結果李濟深被蔣介石軟禁在南京附近的湯山招待所內,而張靜江為了防備蔣介石對李的迫害,日夜與李同居一室,不離左右,並命他的賬房先生李力經每天下午陪李下象棋消遣。張如有事離開,就一定要等到吳稚暉到來後才走。兩人如此交替陪同,大約有一年時間。24張靜江如此保護老蔣所痛恨的李濟深,當然也成了惡人,只等有機會收拾他了。
抗戰爆發後,張靜江全家先是避往武漢,後來又轉去香港。在武漢的時候,他家已經門庭冷落,僅有李濟深、于右任等人時來訪問。他滿腹牢騷,不去重慶而決定去香港。在香港的時候,無形中還把宋子文頂撞了一下。那時他正患眼病,宋子文來看他,第二天為他請醫生來家裡看病,並關照賬房,醫藥費由他來付。一週後張的病情有好轉,他問賬房花了多少錢。賬房以宋子文的話相告,老張立即生氣了,立馬叫賬房去醫生那裡要來清單,一定要自己付——我才不買你宋子文的賬呢!
1938年8月,他們一家與他的侄子張叔馴夫婦離港赴歐洲,繼而前往美國,寓居紐約治病。離開香港啟程的前一天,張靜江傷感地對他的賬房先生李力經說:“此一去恐怕屍骨難歸了!”
李力經問他,要不要電告蔣介石,他一下子變了臉,生氣地說:“我去哪裡是我的自由,用不著通知他!”第二天上了船後,前來送行的張的弟弟張澹如又問他:“二哥此去有無電報給蔣介石?”張靜江本來半躺在沙發上,聽此話忽自沙發上坐直,非常憤怒地說:“我為什麼要通知他?我又不吃他的飯!他管不著!”張這樣發怒地對人講話,生平是極少有的。25可見這當初的哥兒們,已經完全無法對話了。
7。張靜江十萬元大搞基本建設(1)
窮衙門辦大事,百代被其澤
國民黨北伐成功、定都南京之後,一方面想繼續北伐,另一方面黨內的派系爭鬥也日趨激烈。這時的張靜江,不願意加入任何派系,也不願跟任何人結黨營私。他原本沒有什麼私利要圖,沒有必要投靠任何人,也就沒有必要加入任何派系。他以往把無數的“私利”都捐獻給民主革命了,現在北伐成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他政治上的目標基本已經達到了。所以他此時只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大搞國民建設,造福國民。
蔣介石的想法與之兩樣,他面臨的前途很廣闊,但是麻煩也很多。而這時的老張,對不起了,政治上的是是非非他已經沒有胃口了,幫蔣的忙也已經幫到家了。何況,自從“蔣宋聯姻”之後,蔣介石毫不顧忌他的臉面,無情地把陳潔如趕得老遠,這等於把他老張“放在火爐上烤”,張靜江夫婦從感情上自然不可能再與蔣親近。蔣介石那頭呢,自從有了江浙財閥的支援,羽毛豐潤之後,也不需要老張這個老朽了。時間久了,他們誰也不買誰的賬。
起碼張靜江是不要看你老蔣的臉面的,他要按照總理遺囑,光明正大地搞建設,有的是事情要做。1928年2月,他當上了建設委員會的委員長,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空跟那些小人口羅嗦。
可是,堂堂一個國家建設委員會的委員長,要主辦全國的鐵路、公路、發電、煤礦等基本建設,蔣介石只撥了10萬元錢,困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張靜江就是有頂著困難上的本事,有錢要辦事,沒有錢也要辦事,而且要辦大事。這個建設委員會的宗旨,是要實行中山先生的實業計劃,大凡國家基本建設如交通、水利、農林、漁牧、礦業、墾殖、開闢商港商埠及其他生產事業,均屬於建設委員會主管。
張靜江上任伊始,首先抓緊網羅建設人才,一些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和專家如曾養甫、劉石心、朱謙、朱世昀、霍寶樹、程宗陽、王崇植、史維新、秦瑜、周賢頌、張家祉等,都是這個時候來到他的身邊受到重用的。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各個建設領域的領袖人才,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