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還擔任了各省的建設廳廳長。1
從1927年到1937年抗戰爆發這十年間,現在的民國史專家認為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大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個黃金時代的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工程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諸如公路、鐵路、發電廠、煤礦、通訊、無線電臺等等。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都是舉步維艱的。這當中,他以10萬元經費,為國家創造了5000餘萬元的財產,至於社會效益就更無法估算了。2
搞建設首先要有動力,動力又首先以電力為主。張靜江是經濟建設的高手,他親自規劃了電力發展的三部曲——首先建起了首都(南京)發電廠,南京的若干輕工業工廠遂得以興辦,把國民政府的首都裝扮得亮堂了;接著又在原先私營的震華和耀明電燈公司的基礎上創辦了戚墅堰電廠,資本250萬元,發電量6400千瓦,成為當時與北平、上海、閘北、華商、首都同等規模的大型發電廠,把無錫、武進(常州)一帶的工廠以及部分農村水利灌溉都帶動起來了(那時的無錫和常州一帶已經形成了一個工業區,僅紡織廠和繅絲廠就有幾十家,還有五家較大規模的麵粉廠,這些部門的發展,都需要電力的支援),為這一重要的工業地區的長期發展提供了保證。同時建設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