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思香雖然出身青樓,漂泊風塵,但她依然能持冰清玉潔之姿,守身自愛,確使當時計程車子名流對出身青樓的人,再不敢小視。
而一些名門才女,也對風塵女子的態度有所改觀。
自白思香之後,每次花女大會上選出的花女,也都深受風雅之士、名流之輩的讚譽與推崇。
也因此花女大會被長此舉行下去,盛名更是遠播四方。
同時,洛陽花會也是水漲船高,文人墨客,各界名流,紛紛履足洛陽。
如今,洛陽花女大會已不再以屆為名,歷經近四百年的發展,其規模與結構得以擴大與完善。
“洛陽花會”與洛陽“花女大會”早已真正的合一。
“賞花品人”已成為世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少人在一次洛陽花會舉行後,就又開始期盼下一次洛陽花會的到來。
言歸正傳,這時,李笑天與南宮品兄妹三人已來到洛陽城的南門前。
在李笑天的眼裡,洛陽城城牆的高大寬厚,兩年前他已經見識到了。
看城牆上年代不一的外徵,這足可說明洛陽城的古老與悠久。
他們三人來到洛陽城的南門前,準備進城。
實際上,上至都城,下至縣城甚至重要的小城鎮,歷代都對這些規模不一的城池在防守措施上,做的異常嚴密。
凡建有城牆的城鎮,都設有城門,且以四門居多。
在每個城門都有常駐兵士把守,從小城鎮到縣、州府再到都城的守城兵數量成倍增加,像守衛都城一處城門的兵士,就需要一個千人甚至萬人的隊伍。
洛陽雖然已不是當朝的都城,昔日餘威仍在,況且它在朝野當中舉足輕重的作用,使歷朝歷代當政者對洛陽的重視程度,不下於歷朝都城。
如今在洛陽的四個城門就分別駐守著一隻千人隊伍。
每個千人隊伍中只有百人左右是在執行日常的城門盤查和附近的巡邏,其餘的九百餘人都駐守在城外的一處營地,操練刺殺與戰陣。
四門的四千餘人是洛陽城的城衛軍。
若有戰事發生,可用的兵力還有以團練為主的城備軍及洛陽府衙門中的捕快隊伍。
歷朝各地用於城防的軍力都很大,像洛陽城這樣大的城池,從城牆的基礎建設到各種軍力的配備,都做到足使洛陽城堅如磐石固若金湯的地步。
除了用於戰時的大軍外,日常城門兵士的任務也是重要非常。
在整個百姓生活表面昇平的時候,城門兵例常任務就是對百姓的盤查或按例對一些物品收稅,還有充當驛站的前哨,給過往的高官顯貴提供指引。
不過,在目前的局勢下,洛陽城的四門城門兵的任務已不同往昔。
外族虎視眈眈,為防異族奸細進入當朝域土內,破壞當朝局勢,掌政者已下旨各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