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則安認真記在心裡。
孟元紹說:“我向陛下推薦了你徐先生為相,不知陛下是不是會考慮。你要是有機會的話可以給陛下進言一二,新黨聲勢浩大,若是沒個人能和他們抗衡,後果不堪設想。”
謝則安一頓,點點頭。
他出了孟府,沒立刻進宮,而是回家吃飯。晚上他值晚班,他把手上的文書看完,走到窗前看著外面由秋轉冬的荒涼景緻,心中思緒萬千。
突然,班房的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面推開了。風從外面灌進來,謝則安收了收衣袖,轉頭看向來人。
趙崇昭說:“三郎你忙完了?”
謝則安說:“陛下算得真準,剛把事情都忙完。”他看向趙崇昭,“陛下有事?”
趙崇昭說:“相位懸空,其他人都彎彎繞繞地在我面前說了許多話,三郎你卻一句話都沒和我說。”他一步步走進,“三郎,你也拿不定主意嗎?”
謝則安說:“陛下心中的兩個人選都是我的老師。”
趙崇昭一屁股坐在桌邊,邀謝則安坐到一旁,說道:“對,我很為難,徐參政和姚參政都能勝任。我想了很久……”
謝則安說:“陛下決定好了?”
趙崇昭說:“差不多。”他凝視著謝則安,“本來我下不了決心,可我突然想到三郎你的名字。”
衡,平衡。
趙英給謝則安起這麼個名字,分明是想他時刻記著“平衡”二字。
趙崇昭說:“想要推行新法,一定程度上的權力集中是必須的。可也只能集中那麼一部分,不能把整個朝廷的決策權全部交到一個人手中。姚先生要的制置三司條例司可以建,但只能管新法,其他決議還得由政事堂決定。政事堂的一把手,我覺得還是由徐先生來當比較好。”
謝則安仔細地聽完,應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