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回到這個圖,看看圖的最右邊。在《太極博弈原理》裡面,我們將世界萬事萬物的演化歸結為兩個終點:太極和無極。當然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歸結為一點,因為太極=無極,因為太玄,筆者將在第二部以心為法中繼續探討。為了便於讀者理解,讀者可以將虛略等同於太極,實略等同於無極。
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善於動手,實踐,少說話多做事為務實(實);相反如果一個人誇誇其談,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則被稱之為虛偽(虛)。
另兵法上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在這裡面,大家一般會認為虛就是假,實就是真的意思。
其實“虛”與 “實”這兩個詞透過不同事件的運用,人們往往對此懷有很多感情的,比如提到“虛”,一個人就可能立刻想到“假”,“虛偽”這些情況。但是這兩個詞語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僅是對事物的兩種不同的反映角度,因運用的場合不同,而有褒貶之別。
所以在管理的運用學問上,你要懂得“務虛”;在具體如何做事上的角度上,你必須懂得“務實”。百科歸類,就是按照這兩個方向展開的。
在《孟子?梁惠王上》上有這麼這段話:“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這段故事指的是打仗時候向後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後逃跑一百步的人膽小。詞語流傳至今,用以比喻現在的人嘲笑他人的不足,卻沒有反思到自己也有這樣的不足,而實際上兩人相比,僅是程度上的差別,沒有實質的不同。
有人問筆者,“你為什麼要搞這張圖出來呢?我都明白呀,沒有實用性的東西在裡頭,我看了等於沒看。”
這個問題很好。如果你沒有看到那些還在前線計程車兵,現在的你對我的疑問,就如同五十步的人笑百步一樣——我們要有一個大局的思想,知道這個社會有什麼層次,知道所有的文化系統裡面有哪些,知道對人對事有什麼樣的方式,知道人與人組成的圈子裡面有什麼層次,你才會知道自己是處於什麼樣位置,繼而不狂妄,不自大,不迷於其中,能拾途而返。
有一段話是這樣的:“人需要重塑,重新認識自己,就需要問:人究竟為何而活,你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從今天起,重新認識自己。既然唱戲,就要唱一出好戲。沒有理想,我們的人生將何處安放,什麼是我們該用一生去堅守的,活著就要問一個“為什麼”,不去跟誰比較,只要做好自己,人先獨立,而後才成其為人。”
可是,到現在筆者對這類話是非常無感的!因為生在中國大陸裡,已經聽了幾十年,上萬遍這類“美麗”的話。筆者覺得真正最重要的是,不是玩文字遊戲(同一個觀點,換了千萬個各種各樣不同的表述),而是能不能想得到,如何判斷準確,該怎麼做,具體步驟和方法是什麼!(百科歸類圖的底層)
一位心理學愛好者求教筆者。他說,他已經看過很多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了,依然理解不了深度催眠中所出現的人類的反常行為現象,如催眠中的人變得力大無窮,或者聲音變成了其他人。
這時候,筆者告訴他。你再繼續深入現有的心理學領域是無法讓你理解這個問題的,因為你只知道百科歸類中的某一層。在筆者的建議下,他研讀了道教,佛教的一些理論和東南亞的如泰國,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的文化,並且透過日常觀察,終於理解了這個問題。(在夢的成分裡面提及了這種情況的原因。)
萬事萬物都不離不開這個層次的劃分,所有的人文學術可以這麼劃分,單獨的一門學科也可以這麼劃分,做事,想法,謀劃等均不出此圖,這和永珍演化一章中提到的宇宙全息的道理是一致的。
故又言,萬事層次集。
(閱讀建議:在下面的章節中有很多類似△的圖形描述,請注意聯絡,如太極演化總圖,化文為象一文中的圖。)
☆衍例之如何反面,深入思考別人的思想
很多書,很多人的思想往往是比較淺層的,也就是稍不留神,讀之,聽之,你就會斷章取義,輕微的話,你瞭解過後宛然一笑就算了,嚴重的誤導你的一生。
那麼該如何讀,如何想呢?舉個例子來說,以下是比較流行的話,筆者在括號裡作了註釋。剛開始讀者可以參照百科歸類圖去理解,在讀完整本書之後再回頭看看此註釋,想必會更加明白。
一。關於修身修養
1。相由心生,改變內在,才能改變面容。一顆陰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