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說——古時候,一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裡。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並把各自的傳家之寶送給她——一個送了頂皇冠,一個送了把寶劍,還有一個送了塊金塊。看著三樣寶貴禮物的少女不願傷害任何一位勇士的心,於是向花神求助把自己變成花朵。花神開始並不忍心,但後來,看這位少女整日苦惱,便答應了她的請求——把這為美麗少女變成了鬱金香——花朵像皇冠,綠葉像寶劍,球莖像金塊,美麗的鬱金香就這麼誕生了。

美麗的花朵、美麗的名字和美麗的傳說使鬱金香迅速得到荷蘭人的喜愛。一時間,鬱金香成了荷蘭上層社會談論的焦點,對鬱金香的熱愛和追逐成為一種時尚,並流傳到了德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投機者的介入

鬱金香以及那個美麗的傳說在荷蘭被傳播的時候,也正是荷蘭“尼德蘭革命”(1566~1609年)蓬勃發展的時期。“尼德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革命洗禮後,荷蘭堪稱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商船數量多達1�5萬艘,掌握著世界海上霸權,被譽為“海上馬車伕”。而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並於1608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交易所。荷蘭人無與倫比的冒險和開拓精神幫助他們鑄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但也正是這種冒險精神,點燃了這個國家難以想象的鬱金香投機熱情。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次貸危機的本質——泡沫(2)

上層社會對鬱金香的追捧逐漸變成全民的時尚,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鬱金香的價格不斷攀升。機敏的荷蘭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囤積進一步提高了鬱金香的價格,價格的不斷攀升又進一步助長了荷蘭人的投資熱情。

全民狂熱

由於價錢節節上升,參與鬱金香囤積的人們賺得盆滿缽滿。很多人開始對炒作鬱金香並不感興趣,但後來看到投機商們大賺其錢,最終也按捺不住誘惑,加入到鬱金香炒作的行列中。甚至很多人變賣家產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到了1634年,荷蘭幾乎已經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在為鬱金香瘋狂,整個民族都在狂賭。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甚至順應潮流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記錄下了這段盛況:

“誰都堅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賬。……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伕、隨從、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動輒會有二三百人參加。”

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 “永遠的奧古斯都”(Semper Augustus)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售價為1000荷蘭盾,到1636年漲到了5500荷蘭盾,到1637年2月,則漲到了6700荷蘭盾——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的價格!再以“維特克魯嫩”為例,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通鬱金香品種“維特克魯嫩”的球莖,市價為64荷蘭盾,到2月則漲到了1668荷蘭盾!

瘋狂的訂購,結果鬱金香現貨已經無法滿足需要,“精明”的投機商開始提前購買第二年才能收穫的球莖,並將訂單進行交易——球莖的期貨市場也誕生了。期貨交易中,不需要實際支付全額貨款,這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加之當時期貨市場的各種制度尚不健全,使得商人們在期貨市場上買空賣空,操縱價格,結果鬱金香的價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彷彿鬱金香的價格永遠都不會跌下來。

泡沫破裂

到1636年底,再蠢的人也都明白,鬱金香的價格已經遠遠偏離了其合理價值,但大家誰也不願最先退出這場類似“擊鼓傳花”的遊戲,仍然不斷重複著買入—升值—賣出—再買入的過程,仍然沉浸在鬱金香不斷升值帶來的快樂之中——這後來被稱為博傻理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