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傻理論的邏輯是:即使人們完全清楚某物已經估價過高,但還是會購買它,因為該物的價格仍在上升,還會有一個更大的傻瓜來接手。因此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和最晚接手的傻瓜,就能賺錢。博傻的故事在荷蘭一直上演到1637年2月4日——這個永遠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這一天發生的事情似乎永遠都會是一個謎,在此之前,所有的鬱金香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在這一天突然有那麼多人開始拋售鬱金香。 大量的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極度恐慌。鬱金香球莖的價格如自由落體般,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緊急宣告,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並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七天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貶得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個洋蔥的售價。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富有的商人、大貴族、小商小販、普通老百姓都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更慘的——那些借錢炒作的人——則揹負了幾乎一輩子都不能償還完的債務。為避免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動盪,荷蘭政府於 1637年4月27日宣佈強行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意味著被無數荷蘭人持有的鬱金香球莖再也不會回到先前的價格了——荷蘭人徹底絕望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次貸危機的本質——泡沫(3)
經過鬱金香事件的打擊,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使之陷入了長期的經濟大蕭條。17世紀後半期,荷蘭在歐洲的地位也受到英國有力的挑戰,世界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也隨即從荷蘭移向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有趣的是當世界經濟中心從荷蘭轉移到英國的時候,泡沫也跟著去了英國。
四、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泡沫
美國次貸危機在本質上與荷蘭的鬱金香事件、英國南海公司是一樣的,都是泡沫破裂的過程,只不過鬱金香事件中破裂的泡沫是鬱金香球莖,南海公司事件中破裂的是南海公司股票,而美國次貸危機中破裂的泡沫有兩種——一種是房地產,另一種是次級按揭貸款支援的金融衍生產品MBS和CDO。
低利率政策催生的房地產泡沫
從2000年開始,為了遏制世界性的經濟衰退,以及避免美國“9?11”事件之後可能出現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美聯儲積極推行低利率政策,僅從2001年1月至10月就9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從年初的6�5%降至2�5%,貼現率從6�0%降至2%。受其影響,美國住房按揭貸款的利率也不斷下調——無論是固定貸款利率還是浮動貸款利率都不斷下調。
低利率帶給美國老百姓的訊號是“借錢利息可以忽略”,“不借白不借”。在購房者看來,“房子早晚要買,現在貸款利率這麼低,與其晚買還不如早買 ”。因此,低利率政策極大刺激了美國老百姓的借貸衝動。從2001年開始,美國住房貸款發放額連續三年大幅提高。美國住房需求空前旺盛,從2001年到2005年,美國住房銷量連年創新高。在巨大需求的拉動下,美國房價也開始攀升。從2002年開始,美國房價進入快速上升時期。房價的上升,使購房者產生了“追漲”心理,使住房需求市場更加旺盛,價格繼續攀升。僅在 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美國房價就上漲了13�43%——這種上漲速度在國內看來根本算不了什麼,因為我國每年房價上漲都在10%左右,但是,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房價走勢相對溫和的市場而言卻是一個驚人的漲幅——美國過去的房價在一個長達18年的週期中,累積漲幅僅僅為15%賈圖�擠壓樓市泡沫是避免次貸悲劇的捷徑 [N]。上海證券報。 ,13�43%是美國20多年來的最大同期漲幅。
在房價飛速上漲的同時,美國的居民收入水平並沒有相應增長, 如圖6…1所示,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在2001~2005年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所下降,因此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旺盛和房價的上漲,並沒有購買力的提升作支撐,僅僅是低利率政策刺激的結果。而如果這種低利率政策消失,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火暴必然隨之消失,房價也將下跌。
圖6…1美國家庭收入歷年中位數變化情況
說明:單位為美元,已經轉化為2006年可比價格。
資料來源:美國人口局。
房地產泡沫催生的金融衍生品泡沫
由於房價不斷攀升,房貸公司開始更多地向低收入家庭放貸——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次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