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4 / 4)

貸款。發放次級貸款雖然風險高(低收入家庭更容易違約),但次級貸款的利率也高,同時房價不斷攀升,這就形成了房貸公司看似完美的邏輯—— “次級貸款利率高,如果低收入家庭不違約,房貸公司可以獲得高利息收益;一旦低收入家庭違約,只要收回房產拍賣即可——房價不斷攀升,因此拍賣也不會賠錢”。

在貸款利率比較低的2001~2003年,低收入家庭尚能承擔次級貸款的利息,因此次級貸款的違約率很低。低違約率暫時掩蓋了次級貸款的高風險,發放次級貸款的公司獲得了巨大收益。在示範效應的帶動下,更多的公司開始熱衷發放次級房貸。2001年以後,次級房貸的規模迅速擴大, 2003年達到4000億美元,到2004年突破1萬億美元;2005年增加到1�4萬億美元。次級房貸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中的比重從1999年的2%左右增加到2004年的近12%,至2006年第四季度,該比例已接近15%。在房價不斷攀升的日子裡,次級貸款留給房貸公司的印象似乎只剩下了“高收益”。

前面已經談到,美國的金融體系高度發達,次級貸款被匯成資產池,併發行以這些次級貸款為基礎資產的初級資產證券化商品MBS,然後MBS又被匯成新的資產池,再發行以MBS等初級證券化商品為基礎的高階資產證券化商品,如CDO。不難發現,無論MBS還是CDO,或是其他與次級貸款相聯絡的資產證券商品,其價格都將由次級貸款的價格來決定,而決定次級貸款價格的,有兩個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是次級貸款的利息,二是次級貸款的風險——這個風險主要由違約率決定。因此,當次級貸款的“高風險”特性被暫時掩蓋起來的時候,以次級貸款為基礎資產的MBS、CDO等各類金融衍生品的“高風險”必然被“暫時掩蓋”。次級貸款支援的各類資產證券化商品的價格開始不斷攀升,發行次級債券的公司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次級債券投資者——包括中國的幾家銀行,當初都獲得了巨大收益。在投資者眼中,次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