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容,也可能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8.不要諷刺孩子
諷刺是孩子自信心的殺手。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媽媽在看到孩子把一些極簡單的作業做錯,就氣不打一處來。於是會罵:“這麼簡單的都會算錯,你真是白吃了幾年飯!”
或者某些孩子平常不怎麼用功,可是由於某些原因開始努力了,做媽媽的不但沒有鼓勵,反而說:“真新鮮,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也許媽媽們這樣決不是對孩子付出的努力和熱情不高興,而是因為孩子的努力超出了自己的預料,感到十分驚奇,不好意思將喜悅心情坦率地表達出來,而說出瞭如此帶諷刺意味的話語。
每個孩子都希望聽到大人說他們聰明能幹。父母挖苦諷刺等於告訴孩子“你的天資差”“你不應該這樣。”所以,諷刺挖苦的方式是教育不好孩子的。所以,媽媽們應該正確關注孩子每一個細微的進步,讓孩子明白無論他的成績如何,表現如何,只要他努力了,就是大家都疼愛的好孩子。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責罵並不一定能使孩子變好,不恰當的斥責還可能使孩子變壞,影響孩子的成長。總之,希望所有的媽媽,當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當我們準備責罵的時候,一定要控制自己,冷靜地思考一下,到底哪種批評教育更恰當,孩子更為容易接受。
。 想看書來
心平氣和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難免的事情,怎樣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卻並非易事。有些媽媽在看到孩子做錯事情以後,氣急敗壞地指責孩子,或者大聲斥罵孩子不應該這樣做。更有甚者,對孩子採取武力。我不覺得這樣的方式,孩子能夠真心地接受,或者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那是不是說明孩子犯了錯誤,可以聽之任之?不是。孩子做了錯事,做媽媽的一定要認真處理。但處理的方式最好是心平氣和。
“叫你不要到處亂扔垃圾,你長耳朵沒有!”“不是叫你不要跟小朋友搶東西嗎,你還去跟小朋友搶,丟不丟臉啊。”“你怎麼這麼不長眼睛,看把人家的玻璃打破了吧,以後再這樣,看我怎麼收拾你!”
常常聽很多媽媽在看到孩子犯錯時,說出以上這些話。其實,過分的或者不問緣由的指責,只會使孩子畏畏縮縮,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情。想想,知道自己犯錯以後,孩子肯定已經很害怕了,擔心捱罵、捱打。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做錯事情,本想對父母解釋,而父母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數落,他在對父母產生恐懼感的同時,還會感到失望,覺得父母並不理解和寬容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在生活中,誰不犯錯呢?每個人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有那麼多事情不能做的。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都是後天父母教的。所以,很多事情孩子可能真的是無心之過。而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誇大了孩子的錯誤,把不嚴重的事弄得非常嚴重。自己生不必要的氣不說,還讓孩子無辜地受責罵。
我們的責任就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及時給予提醒,制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引導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那麼,當遇到孩子犯錯誤時,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當自己想發火時,先透過深呼吸使自己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多想一想:“孩子畢竟是孩子”。
第二,在指正孩子的錯誤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批評教育孩子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圍中,孩子能夠輕鬆愉快地接受批評,並認真思考並改正錯誤。
第三,在批評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切忌,當眾訓斥孩子。
第四,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可能因為逆反心理而不願意接受。我們可以藉助講述寓言、故事、童話等加以引申、發揮,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這樣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讚,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但我們不能什麼都表揚,而是應該表揚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點,克服困難等。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說出好在哪裡,讓他有所遵循和發揚。適當的表揚可以促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第六,有時候採取“冷處理”的方式,能夠使孩子感受到無聲的懲罰,從而反省自己的過失。
當然,我們在指出孩子的錯誤的時候,還要記住“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有研究表明:如果對於孩子的某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