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總之,媽媽在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躁激進,切忌包辦、代替,避免加重孩子的負擔。孩子的心是柔軟的,而媽媽們要做的功課是對孩子的更多關注,不僅僅是生活上和學業上,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心理上傾注心血。因為,教育孩子不僅僅是教給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開發他們的智力、想象力、創造力。

走出管教孩子的誤區

管教是門大學問!不正確的管教,塑造出的孩子只會讓我們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因此我們要做到未雨綢繆、堅持不懈,並隨時都保持頭腦冷靜。可是,還是有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時,常常由於急於求成或者愛子心切而不知不覺步入某些誤區。

誤區一:乖孩子=好孩子

傳統的觀念認為:好孩子要乖,聽大人的話,懂事,長大後才有出息。孩子太乖,事事都聽父母的,按部就班地照大人的安排去做,大人是省心了,但孩子的個性卻被抹殺了,而且太乖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十分依賴父母,缺乏獨立意識。現代社會中特別強調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不能圖省事,就極力讓孩子“乖”。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個性,個性不是另類,而是從孩子自身的特點來培養他們主動、勇敢、熱情、體諒別人等優秀的品質。我們可以不要求孩子具有別人所有的優點,也不需要和其他的孩子比,而是慢慢培養孩子自己的認同感。即使孩子頑皮,我們可以幫助他把壞的習慣改掉,好的習慣發揚,讓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誤區二: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家長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當年沒有完成的夢想,於是,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學畫畫。在這種壓力和逼迫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睦關係,追求一些並不一定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

誤區三:過分溺愛

有些媽媽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連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讓他們碰。這種過分溺愛的表現,只會讓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後孩子走上社會了,也會讓他缺少自信,阻礙他社交能力的養成。

誤區四:父母意見不同

很多媽媽和爸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不是溝通商量著去解決,而是各持己見,甚至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但幫不了孩子,還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因此,媽媽們如果和爸爸有什麼不同意見,最好避開孩子進行溝通和商量,不要讓孩子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不起作用。

誤區五:過於民主

很多媽媽認同打罵孩子不對,於是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於對孩子“曉之以理”, 結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為什麼?因為孩子缺乏經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如果對其過於民主,很容易使其變得為所欲為。對其過分民主,容易把他寵壞,使其變得固執、任性。因此,媽媽們應當根據孩子年齡的大小來確定是否由孩子做主。孩子越大,越可以曉之以理,讓他自己抉擇。

當然,有時候該採取強制措施時還是要採取的,讓孩子懂得淘氣應有限度,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過分行為,在不良行為一開始就制止他,然後再解釋為什麼。

誤區六:小看和責備

有些媽媽可能是為了激勵孩子,於是總是主觀地否定孩子的言行,喜歡拿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方法錯了,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長此以往,會將孩子的積極性、上進心扼殺,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被無情地摧毀。因此,媽媽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即便他真的錯了,可以提醒他,讓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好,不要用“你老是這樣,從沒做好過”這類話指責他。或者因為做錯事,孩子必須受到一定的懲罰,也不可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是要讓孩子明白:媽媽是愛自己的,只是不喜歡我這樣做所以才受到懲罰。

誤區七:獎勵和懲罰不對稱

獎勵和懲罰都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媽媽卻走進了極端。要不就只獎勵不懲罰,要不就只懲罰不獎勵。

比如,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有些媽媽卻承諾以獎勵來讓他改正。這種方法只能縱容他下次再犯,用獎勵的方法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實際上是變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