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慢慢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當然,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不能簡單地責罵,而是應該首先找到孩子不肯學習的原因。然後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只有透過耐心細緻和熱情的關懷,幫助孩子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並對讀書產生興趣,讓孩子由不自覺而逐漸變為自覺地學習,才是最好的治本方法。同時,媽媽還有責任幫孩子處理好“玩”與“學”的關係,讓孩子做到勞逸結合。既要學習好,又要休息好。
3.不要一味地嘮叨和催促
常看見很多媽媽怕孩子不用心學習,不僅在家從早到晚提醒孩子學習的事,而且和孩子一起外出時也不忘隨時隨地進行現場教育。
有的媽媽看孩子吃飯吃久了,也不停地催促:“還不快點吃完,那麼多功課沒有做!”或者看到孩子做完功課,桌子上到處是書和本子,就又嘮叨開了:“這麼亂,趕快把桌子收拾乾淨!”
可是,你嘮叨也嘮叨了,催促也催促了,可結果如何呢?孩子下次還是照樣該幹嗎幹嗎,照樣吃飯磨蹭,照樣桌子上亂七八糟。可見,對於孩子的教育,嘮叨只會令孩子討厭,老調重彈不會起到任何教育作用。
所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除了從小培養以外,還必須隨時注意方法,不能一味地嘮叨和催促。在你發出該做什麼事情的命令的時候,要給孩子思考和行動的時間,不要急不可待,馬上又去催。比如你可以這樣提醒:“你今天有作業嗎?功課做完了沒有?那麼你就不要玩太久,要記得做功課。”或者“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