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這樣學習更輕鬆 作者:冥王

個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體會和感受,也可適當地做點批註。

(3)要適當地做些習題和實際操作。預習,可適當地做些練習題,以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和鞏固、深化知識系統。如有可能,還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從而為上新課做些必要的準備。

(4)要認真做好筆記。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具體來說,預習筆記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的重點結構或提綱、摘要(包括自我練習);二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包括的幾個緊密聯絡的主要問題;三是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四是所查資料中有關內容的摘抄,並註明出處;五是主要心得體會。當然,這五個方面不一定每次筆記都記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靈活處理。

下面是一位同學總結的對語文進行課前預習的方法,同學們可以適當借鑑一下。

第一步要粗讀,遇到生字詞等“攔路虎”(文言文尤甚),那就用工具書來掃清。

第二步細讀,能使自己大體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體會出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是持研究態度閱讀,這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說的情形:“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這“疑”,可能是對該事物陌生,缺乏感性認識;也可能是深奧難懂的語句,或者是隱晦曲折的筆法;也可能是作者認識上的偏頗,等等。自然,這些疑難之處,有的一時不能解決,因此上課時就要特別注意。

第四步,如果精力與水平均具備,可對預習中發現的疑點進行考證,責疑問難,這是發現與創新的前提。

◎預習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全面鋪開。

預習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我們最好先從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理化、外語)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門進行試點,當取得一定經驗和成效後,再逐步展開。對於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2)預習時間的長短,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及當時學習的實際情況而定,時間的安排要服從整體計劃。

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可能來安排,不要因預習佔用過多的時間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時間多時,可多預習一點;時間少時,可少預習一點,鑽得淺一點。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都鑽透。

(3)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①深與淺的關係。能夠從容自學而掌握新知識為最理想,盲目求深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償失。如能理解基本的,找出不懂的,就可以為高效聽課奠定基礎。

②自己鑽研與請教別人的關係。自己鑽研固然好,但若抱著一定要試試自己能力的態度而死啃硬骨頭,耗時費力,有時還收效甚微。而請教別人(老師、同學、家長等),難題可能迅速解決。

做學習的主人:學習習慣(7)

③預習與聽課的關係。預習時已經掌握了,課上還要聽老師講。聽聽老師的分析思路,從而訓練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同學們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如何預習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各人可以遵循基本的原則,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怎麼做收穫大,就怎麼做。

上面我們列出了一個同學預習語文的方法,那麼你在預習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等)時,用的是什麼方法呢?請你總結一下你的方法。

1�預習方法:

2�優點:

3�缺點:

4�欲採取的改進措施:

我們每天上學,大約有70%以上的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而且從上小學到大學畢業,前後共16年的時間。所以,聽講應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一位被保送到重點大學的同學回憶學習的“得與失”時,說:“我中學6年中,之所以門門課程優秀,主要是抓住了聽課這一環節。每天6節課聽好了,是最大的得;聽不好,則是最大的失。”這位同學用自身的體會證明了提高聽講效率的重要性。

而有的同學上課時,一堂課裡,天馬行空,偷看小說、給老師畫肖像、想著下午的足球對抗賽、睡覺……45分鐘下來,還滿腹牢騷“一點意思也沒有,老師講的書上都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