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回答了許多中學生在青春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二是更加註重心理輔導的方法,體現“生命教育”的理念。叢書的各位執筆的作者,設身處地從青少年夥伴的角度出發,循循善誘,行文生動有趣,各冊內容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可讀性;科學出版社的編輯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心編排了本叢書,並配上許多生動、精美的插圖,給青少年帶來閱讀科普讀物的知識享受。本叢書也可供關心青少年成長的父母、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工作者以及從事學校心理健康輔導的專業人士閱讀和參考。
青春是一種人生的成長與挑戰,也是一首生命如花的讚歌,願青少年朋友們在閱讀本書的同時,為自己開啟一個嶄新的精神世界。
徐光興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上海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與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學習的推進器:學習的動力(1)
對中學生來說,一提到學習,同學們馬上想到的可能就是學校裡的課堂學習。我們每天都要預習老師當天所講的內容,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下課後又要複習所學的知識,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應付似乎沒完沒了的考試……如此週而復始。所以,對於“學習”和“考試”,同學們頭腦中更多湧現出來的是“辛苦”、“困難”、“不想學”這類反應。這不僅是學生的看法,甚至一些成人都這樣認為。那麼,以這種狀態來對待學習,怎麼會有好的學習效果呢?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的發展對人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迅速高效地掌握知識。人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那麼,人在終生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最佳時期呢?有的,就是中學時代。
中學生正處於從童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發生重大變化的關鍵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長才幹、立志向、樹理想的階段。處在這個時期的中學生,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思維敏捷,記憶力強,求知慾強。在這個時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中學階段是人生道路上最有特色、最有潛力的時期。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這個時期的學習,他們身體力行,成為最有說服力的例證。古代書聖王羲之在少年時期練習書法極為刻苦,不但每天在規定時間內練,而且在吃飯、走路及與朋友閒談時也總是用手到處指指畫畫。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他拿起饃饃把墨汁當蒜泥蘸著吃,弄得滿嘴烏黑竟還沒有覺察,可見
他練字有多麼專心致志。此外,像高爾基、魯迅、楊振寧等著名人物,在青少年時期的刻苦學習更是有口皆碑。既然中學階段的學習如此重要,那麼中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效掌握知識呢?這就是本書所要回答的問題。那麼,首先讓我們來對“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吧!
為你支招:如何正確認識學習
◎學習是一種求知的過程◎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求知是人類的本性。”的確如此,人要生存就必須學習,我們要生活,吃飯、穿衣、走路、說話都是很重要的,而掌握與之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習最直接的結果。餡餅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必須要用勞動來生產、來換取,我們必須有一定的本領才能謀生,而這謀生的本領正是從學習中得來的。
我們的求知慾就是求得知識、求得智慧、求得生活的真善美的渴望,這是人類被稱為“萬物之靈”的根本所在。托爾斯泰曾感嘆到:“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人對智慧的渴望,就如同對光明的渴求一樣。我們要驅散眼前的黑暗,就要點燃蠟燭;而要透析人生,就要去尋求智慧。從本質上來說,這一切都因為學習是我們生存的必需。
◎學習是在師生交往中主動發展自己◎
學習就是發展自己,或者說,學習的目的在於使自己得以發展。透過學習,我們的知識和經驗大幅度地增加了,我們的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的精神出現高度的昇華……這是多麼令你振奮的事啊!實現這種發展有多種方式,你可以獨自看書,你可以遍訪名人奇士。然而,當你把目光投向高遠之時,不要忘記了先仔細搜尋自己的周圍。你會發現,你的老師有著促使你不斷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對中學生來說,在師生交往中學習、主動地發展自己是最直接、最簡捷,也是最有益的方式,而這往往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