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順毛驢兒。
一天,媽媽正在上廁所,末末晃進來,看見媽媽換衛生巾,興奮地說:“媽媽換diaper呢。”
從前,媽媽都是這麼預設了,但是今天忽然想這是個契機,於是說:“媽媽肚子裡有個蛋,每個月,蛋破了,就流出來血了。爸爸肚子裡有另外一種蛋,爸爸的蛋遇到媽媽的蛋,就變成了末末。”
末末目瞪口呆,頭回聽到這麼繁瑣的事情,定了半分鐘,忽然又笑容重現:“媽媽換diaper呢!”然後,滿意地轉身走開了。
媽媽有個朋友,又懷了寶寶。阿姨褪掉大衣,末末站在她高聳的肚皮下面,體會著高山仰止。
“哈,球球!”末末說。
“阿姨的肚皮像球嗎?”阿姨撫摸著大肚子。
末末想起來媽媽說的話:“阿姨的肚子裡有個寶寶。”然後看看自己肚子,“末末的肚子裡有個臭屎。”後半段,是爸爸常這麼取笑她的。
週末,一家三口去遠足。休息的時刻,媽媽帶著末末去上廁所,末末大聲地回頭衝爸爸喊話:“爸爸是男的,爸爸要去男廁所!”幸好周圍沒有人聽懂中文。
跟小人兒們說話,說得時候,好像沒放在心上,不多久,就被她似懂非懂地給用出來了。
末末漸漸還是有了些男女的意識。
爸爸媽媽帶她去游泳,一走進游泳池,末末就發現了秘密,“爸爸是男的,男的都露肚皮游泳。”
游完泳,媽媽給末末衝過澡,末末過著浴巾,大聲地喊:“爸爸——爸爸——來抱末末!”
有一件事,我對我自己說,一定該把它記住了。這就是末末小豬在兩歲半的時候對“死亡”有了初步的感受。因為電視裡的人突然大哭作一團,有個小朋友不停地叫爸爸啊爸爸,當時末末正在拼圖,抬頭看了一會,就淚眼婆娑地撲到媽媽的懷裡。睡覺的時候,還特別地問:“媽媽不喜(死)嗎?”
媽媽使勁親親她的胖臉,“現在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愛你。”
這個答案很令末末很安心。
第六章 專家的辦法
西方人有個理論:Trouble two; and Horrible three,兩歲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凡事都是不。
“出去玩嗎?”
“不出去玩!”她其實正在往門口走。
“喝水嗎?”
“不喝水!”
“叫阿姨啊。”
“不叫阿姨!”
“你整個一個Miss不!”
“不Miss不!”
邏輯清楚的“不”小姐,我只能這樣講。
爸爸上網查了查,(爸爸是個索隱派),說:“專家說這個年齡的小孩兒,開始出現逆反心理,打她也沒用,這回好了下次還這樣。最好給她幾個選擇,讓她自己作決定,效果會比較好。”
於是,爸爸大聲地問:“末末,你是想先洗手呢,還是想先噓噓呢?”
末末不等爸爸的話音落地,就迅速回答:“不洗手也不噓噓。”
媽媽大喊:“不許廢話,先噓噓再洗手,然後吃飯,磨磨蹭蹭代表不想吃飯!”
末末心不甘情不願磨磨唧唧去了洗手間,媽媽這廂一邊快刀斬肉,一邊狠狠地說:“小小年紀,還管不住個你了!”
爸爸無奈地說:“反正專家給的是這個建議。”
末末到了洗手間,半天沒動靜,又在裡面東摸西摸,媽媽菜都上桌了。媽媽衝進洗手間,拍了一下她的屁股,三下五除二扒掉褲子,拽上馬桶。末末哭哭啼啼坐到飯桌上。
爸爸點著她的頭說:“有句話,叫‘記吃不記打’,就是說你這樣的。”
末末使勁地搖搖頭,甩掉爸爸的手,“爸爸不點末末的頭吧!”
我基本不太聽專家的話,他們又不用像我這樣,又要買菜做飯,又要看孩子又要洗衣服,哪一個環節延遲了,都要從晚上自己休息的時間扣回來。
專家還說,把東西遞給寶寶,看孩子經常反映的是哪個手,就可以推斷是左右撇子了。
我把勺子給末末,她總是伸出最近的一隻手,然後遞到另一隻手上,一頓飯,兩隻手倒來倒去,飯粒搞了一桌子;我給末末穿鞋,我拿左腳的,她伸右腳,我拿右腳的,她伸左腳;洗澡的時候,用肥皂洗過了一隻腳,媽媽說換一隻,然後末末就放下乾淨的那隻腳,穿好拖鞋,再脫掉鞋,再抬起同一只腳……外婆說這個小孩將來長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