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粒麗珠有何功用?
可是黃珠雖可驅霧,但是僅能將霧氣驅退不到兩丈之外,依然看不見遠方的景像,於是便將黃色麗珠放置洞口處,如此便無慮濃霧再湧入洞內。
一日,司馬玉虎終於等到了暴雨之日,於是急忙將‘銀電劍’及置有三粒赤、紫、白色麗珠的銅盒取在手中,迅疾趕往底端山洞中,再將洞口的黃珠也取起放置盒內,便放心的冒雨進入谷地中。
洞外暴雨如豆,果然如以前相似,已使濃霧衝散消失,於是欣喜的冒雨衝入雨中,欲詳觀谷中景況。
可是明明是豆大暴雨,卻未曾淋至赤裸的身軀上?因此使得司馬玉虎又怔怔的佇立環望,只見身周及頭頂上方,恍如有一個丈餘方圓的無形半圓罩幕罩住身軀,使得雨水無法透入幕內?而幕外依然是譁然不止的滂沱暴雨。
已然有了黃珠可驅霧的前例,於是僅試了一次便已知曉白珠可避水,尚不知所餘赤、紫兩珠有何功用?
有了如此奇珍異珠,當然使司馬玉虎更為欣喜,便興奮無比的在山谷中四處查探,終於發現小山洞是在高不見頂的聳陡巖壁下,並且順著巖壁小心翼翼的往前探查,待行至半個多月而被蛛網束住的巖隙之處,果然發現數十丈高的上方,蛛網依然張懸在巖隙之間,被暴雨淋得抖動不止。
再往前行有三丈餘地,倏見前方有一座焦黑小山,仔細一看!才知竟是那隻巨大蜘蛛的屍身,又懼又好奇的行近觀望,才發現巨蛛八爪朝天,圓形背脊有碎裂闊痕,而在巨蛛胸腹上斜壓著一隻巨大守宮,而口前的兩隻彎鉤巨齒咬在巨守宮的頸間。
回想起自己被蛛網沾黏得動彈不得之時,先後聽到的激鬥聲響及怪異震抖嘯聲,似乎是巨蛛巨牙咬住巨守宮要害已然鬥勝,但是卻因巨守宮的掙扎,以至雙雙墜落突巖。
尚幸巨蛛腹部巨蛛有蛛絲纏在上方突巖上,因此使兩隻巨毒物同時懸垂半空中,可是蛛絲僅能支撐巨蛛自身的重量,再加上巨守宮的重量後,已使懸垂身軀的蛛絲不堪負荷而崩斷,終於雙雙墜落巖地,而巨蛛卻因背脊先著地,竟然將背脊墜震破裂傷重而亡,使得兩隻巨大毒物同時命喪。
雖然不知猜測是否正確?但是已無關兩隻巨毒物已然命喪的事實,因此司馬玉虎更是欣喜,且心中大寬的在谷中仔細觀望。
然而甚為好奇濃霧為何全是由巖隙內裡湧出的?因此迂迴過兩隻龐大巨毒物的屍身,緩緩行入約有十餘丈深時,巖壁已逐漸狹窄,並且已然有滾湧濃霧湧出,且愈往內深入愈為濃密,尚幸手中有驅霧、避水的寶珠,因此無礙前行。
續往內深入七、八丈時,只見前方地面突然斷止成為一個懸崖,而下方尚不斷的湧升出滾湧如濤的濃霧,怪不得每當雨停之後谷中便濃霧迷漫,原來全是由此處下方不明地勢之中湧出的!
站立崖緣下望,但是無法望見下方有多深?是何等兇險地?而且依稀聽見下方有‘咕嘍咕嘍’的轟然迴響聲,好似壺水被爐火煮沸之聲?怪不得會有水霧湧升而使谷中濃霧不消。
司馬玉虎靜望一會,心知再看也看不出下方是何等景況?因此便返回巖隙外,續往巖谷之中查望。
一個多時辰後,終於望清山谷底端的三方陡峭巖壁,左右兩方的陡峭巖壁,至少有五、六百丈的高處上方逐漸接合,形成一個恍如是半圓弧狀的谷底地勢,而逐漸往兩側延伸的高聳山壁,所圍繞成的寬闊山谷中,竟然在稜巖處處的巖地中,散佈著無數的碎散枯骨及腐蝕兵器,還有一些銅、鐵、玉盒及金銀、飾物。
但是令司馬玉虎心驚的是,在谷地中尚有一條長有四丈餘長的粗巨蛇骨,以及一條長有三丈餘且有三十二節,每個節骨皆有一對爪骨的蜈蚣骨骸,一看便知是‘ 毒尊’他們遺言中所稱,已然誅除的蛇、蜈屍骨了。
續往谷外前行,行約三十餘丈時,只見兩方陡峭無際的山壁已然逐漸斜低,但是依然尚有一百數十丈高,並無可攀爬至谷頂之路。
終於行至谷口處,谷口已然有五、六十丈寬闊,而谷口外竟然頻臨著一道有三、四十餘丈寬闊,且深不見底的斷崖絕谷,而對崖又比此方陡崖高有二、三十丈,似乎便是遺骨留言中,由對崖飛越至谷地的陡崖絕谷。
司馬玉虎站立崖緣怔望兩側谷壁,及對面高陡的斷崖之後,心知若無高深絕頂的功力及輕功,定然無法安全縱至谷頂及對崖上方,依如此陡險的山谷地形,怪不得巨大毒物無法離開山谷,僅能在山谷中存身出沒了。
雖然被困在此絕谷之中無法離去,但是至少已無性命之危,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