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林製片廠培養出來的紀錄片導演哈萊·瓦特用一些澳大利亞演員為蘭克公司導演了一部《橫越大陸的人》,敘述在第二次大戰期間,牧人趕著成群牛羊橫穿這塊遼闊國土的經歷。它是戰爭剛結束後一部傑出的影片。可是,哈萊·瓦特後來拍攝的《最後的街壘》卻未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因此蘭克公司不久就放棄了在澳大利亞的製片工作。
第二次大戰以來,澳大利亞年產二三部影片。電影界的元老查爾斯·卓威爾繼續導演了一些情節頗為簡單的影片,不過選擇的題材卻是真正澳大利亞的。在《傑達》這部影片中,他由於處理種族問題不當,遭到了失敗。
1950年之後,隨著塞西爾·霍爾姆斯的出現,產生了新的一代,霍爾姆斯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是一部沒有多大意義的“西部片”《亨勃勞弗上尉》;接著在1955年,他根據澳大利亞作家亨利·勞森、弗蘭克·哈代和拉爾弗·彼特森的小說,拍成一部三個故事組成的影片,名叫《三合一》。這三個故事不論是描繪1900年、1920年還是當代的人民生活,都採用新現實主義的手法,情景真實感人,尤其是最後一部更為如此,它描述在嘈雜喧囂的悉尼市,一對年輕情侶由於沒有錢和住房,遭到種種挫折。
很可惜,這部成功的作品只是曇花一現,沒有成為一種潮流,澳大利亞的電影業從1950年以來似乎並無進步,在某些年份,它的長片產量甚至下降到零。
紐西蘭
這塊英國屬地在電影放映業方面和澳大利亞情況相同,電影院密度很高,觀眾人次空前(每年每人平均購票20張),重要的放映網都控制在美國和蘭克公司的手裡。
地方喜劇和毛利人的傳說為1920—1940年間攝製的20—30部影片提供了題材。其中最好的一部是《雷威的最後防線》,描寫一場對毛利人的戰爭,由紐西蘭電影的創始者蘭達爾·海華德導演。
紐西蘭政府在1936年創立了一家紀錄片製片廠,後來格里爾遜在那裡組織了一個“國家制片小組”,這個小組於1950年攝製了一部長片《三人行程》,由於它的移民宣傳,使它不能成為一部優秀的影片。
這時有價值的影片是1952年攝製的《衝破障礙》,這是以一個毛利族女子同一個歐洲人結婚為題材的影片,由羅傑·米拉姆斯和約翰·奧西亞導演,帶有一種誠摯的信念和某種真實性。
第二十章 英國、瑞典和北歐國家(1945—1962)
英國
1946年對英國電影來說是個大有希望的年頭。戰後它出現了一個因安東尼·阿斯奎斯、阿爾倍託·卡瓦爾康蒂、索洛爾德·狄肯遜、大衛·裡恩、鮑威爾和普萊斯勃格、卡洛爾·裡德、勞倫斯·奧立弗等電影創作者而聞名的流派。紀錄學派的影響(特別是邁克爾·巴爾康的伊林製片廠的影響)左右著年輕的一代(如漢弗萊·詹寧斯、哈萊·瓦特、巴西爾·狄爾登、查爾斯·弗蘭德、羅伯特·哈茂、查爾斯·克里希頓等),使他們趨向於一種明顯地帶有本國性的不排斥社會問題的電影。
由於觀眾人次比美國更高,電影企業生意興旺。蘭克公司強大的實力使英國電影能夠在世界市場上,甚至在美國本土上,同好萊塢競爭。當時英國影片在本國上映的比例(“上映率”)被提高到全部上映節目的40%,而在倫敦的美商影片公司獲得的利潤則被課以重稅。但對蘭克公司來說,它的主要目的是征服美國,為此,它用一些“美國味”的豪華影片來一步步施加它的影響。這些影片的商業化的作法和保守的傾向很快蔓延到英國整個製片業。
安東尼·阿斯奎斯在戰後沒有拍出一部象他的《通往星球之路》那樣有價值的影片。他根據一部有名的戲劇改編的影片《威斯洛的兒童》,仍然帶有過多的島國色彩。《勃朗寧的版本》在心理描寫上相當真實,但仍沒有擺脫英國傳統思想的束縛。
阿爾倍託·卡瓦爾康蒂戰後由於在他那部《深夜》中把現實與幻想、幽默與詩意糅合在一起而一舉成名。這部影片裡的一些速寫場面是他同他在伊林製片廠培養出來的一些年輕人——羅伯特·哈茂、克里希頓和巴西爾·狄爾登一起導演的。英國觀眾對他根據狄更斯原作精心改編的《尼古拉斯·尼克爾貝》和他那部尖銳深刻的《亡命者》都(錯誤地)不加欣賞。因此,他只好回到他的出生地巴西繼續他的電影事業。
索洛爾德·狄肯遜在肯亞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拍攝的《兩個世界的人》完全失敗,《黑桃皇后》一片雖然結構嚴謹,也未能獲得商業